睾丸的内分泌作用

1.雄激素 睾丸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主要为睾酮(testosterone,T)。

(1)睾酮的合成与代谢 :睾酮是C-19类固醇激素。在间质细胞内,胆固醇经羟体、侧链裂解形成孕烯醇酮,再经17-羟化并脱去侧链,形成睾酮。睾酮在其靶器官(如附睾和前列腺)内,被5α-还原酶还为为双氢睾酮,再与靶细胞内的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睾酮也可以芳香化酶作用下转变为雌二醇。

正常男性在20-50岁,睾丸每日约分泌4-9mg睾酮,血浆睾酮浓度为22.7±4.3nmol/L。50岁以上随年龄增长,睾酮的分泌量逐渐减少。

血液中97%-99%的睾酮与血浆蛋白结合,只有1%-3%睾酮是游离的。在血浆中存在一咱与睾酮有很高亲和力的蛋白质,是β球蛋白,分子量为44000-80000。约有30%睾酮与这种球蛋白结合,它也可结合雌激素,故将这咱球蛋白称为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 hormone-binding globulin,SHBG)约68%睾酮与血浆白蛋白结合。睾酮主要在肝被灭活,以17-氧类固醇结合型由尿排出,少量经粪便排出。

(2)睾酮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以下方面作用:①维持生精作用,睾酮自间质细胞分泌后,可经支持细胞进入曲细精管,睾酮可直接或先转变为活性更强的双氢睾酮,与生精细胞的雄激素受体结合,促进精子的生成。支持细胞在FSH的作用下,可产生一咱对睾酮和双氢睾酮亲和性很强的蛋白质,称为雄激素结合蛋白(androgen binding protein,ABP),ABP与 睾酮或 双氢睾酮结合后,转运至曲线精管,提高雄激素在曲细精管的局部浓度,有利于生精过程;②刺激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促进男性副性征出现并维持其正常状态;③维持正常的性欲;④促进蛋白质合成,特别是肌肉和生殖器官的蛋白质合成,同时还能促进骨骼生长与钙磷沉积和红细胞生成等。

2.抑制素(inhibin)是睾丸支持细胞分泌的糖蛋白激素,由α和β两个亚单位组成,分子量为31000-32000。抑制素对腺垂体的FSH分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而同样生理剂量的抑制素对LH分泌却无明显影响。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胰腺内分泌肿瘤

如果这些细胞有致癌作用,就称为胰腺内分泌肿瘤。胰腺内分泌肿瘤是人体特有的肿瘤。胰腺内分泌肿瘤症状会出现多汗,乏力,头痛,消化性溃疡等并发症,可以到正规的医院做一个CT或核磁共振,同时注意生活中要饮食清淡规律。需要采用手术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平时注意饮食搭配均衡,不要暴饮暴食,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在临床上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不是胰腺癌,它是一种源自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多能干细胞的肿瘤,女性的发病率是高于男性的,50岁或者60岁左右的人群发病会更多一些。建议病人可以通过上腹部增强CT或者超声的检查来进行鉴别诊断,然后需要及时的明确肿瘤的类型,然后考虑通过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根治。

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

不同症状的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需要到正规医院采用正确的方法对症治疗。目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包括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肾上腺疾病、性腺疾病、垂体功能异常等导致的疾病等等。药物使用及治疗方法请谨遵医嘱。

内分泌紊乱的危害

人体内分泌系统分泌各种激素,调节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如某种激素分泌受损或者受刺激导致分泌过多,进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则称为内分泌失调。内分泌失调的危害有以下几点: 1、精神方面的影响:围绝经期患者可出现脾气暴躁、抑郁,甚至出现精神方面的疾病等; 2、面部色斑; 3、月经失调:如闭经、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经期缩短等; 4、出现贫血、乏力等症状; 5、围绝经期患者可以出现潮热、多汗等症状; 6、青春期可发生卵巢早衰; 7、生育年龄女性出现围绝经期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