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需小心

根据世界心脏联盟公布的全球心脏健康调查结果,中国城市40岁以上人群中,62%的人已存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这些人群当中只有17%的人有了解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措施。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病会更常见。

年轻人,年老的心

“未富先老”的现象在发展中国家非常严重,发展中国家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平均年龄显著低于发达国家。

1990-2002年,冠心病患病率在发达国家的女性和男性分别增加30%和60%,而在中国,上述数字分别为120%和137%,很多人都是“人未老,心先老”。

中国冠心病发病率的明显上升,除与人口老龄化、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大有关外,与部分人重治疗、轻预防也有很大关系。一项针对上海地区冠心病患者的调查发现:62%的患者会加强锻炼,40%的患者会注意饮食,但只有37%的患者会坚持服药,来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冠心病患者需小心

冠心病病程长,非急性发作期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硝酸酯类药物通常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作时的症状,因此,很多病人对此病掉以轻心,造成药物治疗不规则、服药依从性差,从而导致高住院率及高死亡率。

其实,心血管疾病可防、可控,早期、长期的预防相当重要,尤其是已经得了冠心病的患者,做好“二级预防”更为重要。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包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药物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来保护血管内皮、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从而改善心肌血供、稳定疾病、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冠心病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中医冠心病

比如说在临床当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有冠心丹参滴丸,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芪参益气滴丸,心悦胶囊,这些药物相对而言,有助于更好的缓解患者心肌供血不足的症状,但是它并不能预防疾病的进展。在西医的理论里认为,中成药物治疗冠心病是可以的,但是不建议作为主流的用药,尤其考虑患者目前已经发生的冠脉血管重度狭窄时,更是采用中成药物作为辅助用药,也就是说,可以吃这个药也可以不吃,但是并不是必须吃的药物。有研究显示,像芪参益气滴丸这样的药物,相对而言可以进一步改善心肌供血不足,同时可以预防阿司匹林抵抗,所以建议可以跟阿司匹林共同服用,来治疗冠心病。

冠心病三级预防

二级预防是提高全社区冠心病的早期检出率,加强治疗防止病变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的三级预防措施指的是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对没有发生冠心病疾病的危险人群进行预防;

冠心病心肌缺血

冠心病心肌缺血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一、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时间为三到五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可伴有大汗。二、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的时候可以自行缓解。三、出现与易怒有关系的咽喉感以及烧灼感,紧缩感,牙疼等。四、饱餐、寒冷、饮酒后出现胸闷,胸痛的症状。五、夜晚睡眠枕头低的时候感觉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到舒适。熟睡或者白天平卧的时候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这个时候应该立即坐起来或者是平躺能缓解。六、性生活或者用力排便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部不适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