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怎么就能导致肾衰竭呢?

提要:肾脏是先天之本,是人体最重要的五大器官之一。每一分钟,肾能将全身的血液过滤一遍,每天过滤1440次,因此有人形象的把它比喻为人体的“废物站”和“血筛子”。人们生病吃的药最后也是要经过肾脏,那么经过的药物对肾脏有什么损害呢?会不会造成肾衰竭呢?(肾衰竭,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药物导致肾衰竭)

“是药三分毒”,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因乱服药物、用药过多而导致肾脏损害的现象屡见不鲜。近年来,因为乱用药物,药物导致的肾衰竭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据临床统计,因乱服药物引起肾脏疾病的患者几乎占到所有患者的一半,有的是因滥服药物中毒所致,有的是因为药物过敏所致,还有极少数患者在感冒期间,把几种药物掺和在一起吃,这样更容易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衰竭,简称“肾衰竭”,是指肾脏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的病理状态。肾衰竭在医学上共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两种。急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多种病因引起肾脏排泄功能在短时间内(数小时至数周)急剧下降而出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血尿素氮(BuN)及血清肌酐(SCr)水平升高、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以及全身各系统症状。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慢性肾脏疾病或累及肾脏的系统性疾病所引起的慢性肾功能减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临床症状和代谢紊乱所组成的综合症。

那么当服用药物后,药物是如何损害肾脏,导致肾衰竭的发生的呢?总的来说,药物的毒副作用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侵害我们肾脏的。

一、药物的吸收改变

患有肾衰竭,患者常有,胃肠道不适或呕吐的现象,从而改变了药物停留在胃肠的时间,同时也缩短了吸收的时间,影响了药效的吸收。

二、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及代谢与正常人不同

因为患有肾衰竭,则可能会影响血浆蛋白与药物的结合率,改变药物在血液中和组织间的分布情形。一般而言,血浆蛋白与药物的结合率降低,会提高药物的作用强度,因未被结合的药物浓度增高,作用也增强。相对的,游离的药物也比较容易被体内的酵素代谢,那不就促进了药物的代谢了吗?但是情形却未必如此!因肾衰竭会改变体内各种酵素的浓度,每一种酵素的改变情形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做药物剂量的调整时,要视个别的情况来处理。

三、药物的排泄减少

由于肾衰竭患者肾脏的排泄功能要比正常人的差很多,在药物排泄时,要比一般的患者要慢许多,药物便容易堆积在体内引起毒性,尤其是长期服用的药物,更必须要注意。

因肾衰竭病人对药物的反应跟一般正常人不一样,所以,为了避免药物增加对肾脏负担以及避免其对肾脏造成的伤害,肾衰竭患者在服用药物时,要特别小心,谨遵医嘱,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伤害。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慢性肾衰竭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有区别吗

急性跟慢性肾衰竭的区别很大。急性一般大多数可以逆转、可以很快地缓解,当然有小部分慢慢发展为慢性,但一旦诊断是慢性肾衰竭,一般就是不可能逆转了,只能使它慢一点进展到透析或终点,慢性的只能延缓进展。大家知道急性肯定是时间很短,早期发现。慢性肾已经缩小、已经有贫血了,已经有钙磷的失衡、有皮肤瘙痒了,有一些并发症出来了,很多肾脏病的并发症出现了,这时候超过一定时间,一般认为可能是有一年了才能转为慢性,所以急性就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慢性只能延缓再发生加重。

慢性肾衰竭什么时候需要换肾

导致需要换肾的原因就是已经到了肾衰竭,人体已经没本身代偿,用药物也不行了就需要换肾。第一、就是已经有出现了少尿或无尿。第二、已经大于两天了出现了心功能不全,第三、就是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5以下就可以换肾。第四、出现了尿毒症的脑病,尤其脑、消化道、恶心、呕吐、吃不下,还有就是恶性营养不良,老是吃不下、营养不良这时一般都要去洗肾,当然还有一些酸中毒没办法纠正,高钾大于6.5,没办法用药物控制也是要洗肾。

哪些情况下慢性肾衰竭会加重

第一个因素就是不及时的治疗。各位患者朋友们如果发现自己可能有慢性肾衰竭一定要尽早的去正规的大医院进行治疗。这些医院有经验丰富的医生,能够帮助各位患者朋友们尽早的走出困境。各位患者朋友们一定要相信医生的能力,也一定要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治好这种疾病。 第二个因素就是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各位朋友们千万不要觉得慢性肾衰竭是小问题。如果不慎,这种疾病很有可能会夺取各位患者朋友们的生命。 第三个因素就是沉重的心理压力。慢性肾衰竭的患者朋友们一般会出现两种极端的分化。第一种情况就是完全不在乎,第二种情况就是十分焦虑,并且第二种情况居多。其实,这种疾病只要尽早的去正规的大医院进行治疗,是能够得到控制的,所以各位朋友们不必要对此感到担忧。 慢性肾衰竭是一个逐渐进展的过程,其间如出现一些因素可使病情加速恶化,这些因素称为慢性肾衰竭的急性加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项: 第一感染尤其是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常见。 第二血压增高很多患者虽血压增高,但缺乏自觉症状,因此,必须定期复查。 第三摄人过多量的蛋白质尤其是长时间的大量蛋白饮食。 第四持续未控制的蛋白尿尤其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2克 第五血容量不足出现严重的呕吐、腹泻,过分的利尿、出血原因等导致血容量不足。 第六各种原因导致的尿路不通畅如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女性妊娠后期的子宫压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