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类固醇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目前最严重的常见角膜病,近几年来有明显上升和加剧趋势。由于反复发作,重症病例增多,严重威胁视功能。

皮质类固醇的治疗作用:

一、皮质类固醇对本病的有害作用

(1)损害机体的免疫机制①抑制B淋巴细胞从区域淋巴结释放到靶器官,抑制或阻断小或中淋巴细胞内RNA和NDA或蛋白的合成,使抗体形成减少。②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使巨噬细胞对HSV抗原的处理能力减弱,HSV能继续繁殖。③毒害未成熟的T淋巴并封闭成熟T淋巴再循环,使血液中成熟T淋巴细胞大为减少,造成对HSV角膜炎治疗具有决定意义的细胞免疫更大损害,解除了各种淋巴因子(包括巨噬噬细胞抑制因子、淋巴毒、干扰素等)对细胞内外病毒的攻击能力,使HSV得以扩散繁殖,加重病情。④因局部免疫机制销蚀可引起真菌或细菌的双重感染。

(2)损害角膜组织①局部点眼可使角膜胶原酶的活性增强4~5倍,故加快基质溶解,促使溃疡向纵深扩大。②抑制角膜基质中纤维母细胞的再生,抑制胶原纤维及粘多糖的合成,因而妨碍溃疡的修复。③长期局部应用还会成瘾。角膜浅层损害后,基质性角膜炎、葡萄膜炎发生机会增多,甚至引起角膜软化和穿孔。

二、皮质类固醇对本病的有利作用(1)由于抑制了组织胺和毒性溶液酶的释放,因而减轻一系列炎症反应及组织损害,也减少了角膜疤痕形成和血管新生,为角膜透明度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2)由于抑制了基质层的抗原体反应,减轻基质水肿与浸润,使基质炎症反应过程明显萎缩。

由此可见,皮质类固醇对本病具有明显的两面性,其应用必须严格坚持下述原则。

(1)有上皮损害或溃疡的病例禁用。

(2)诊断不清的角膜疾病暂时不用。

(3)必须同时配合抗病毒药物应用。

(4)以能控制炎症的最低浓度、最少滴眼次数为原则。

(5)治疗中不能骤然停药而是在炎症控制后逐渐减量。

(6)要随时警惕因局部免疫机制销蚀引起的真菌或细菌的双重感染,酌情配合适当的抗生素及抗霉菌药物点眼。

更多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问题,请点击→
角膜炎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角膜炎忌口

如果有角膜炎建议最好还是多吃一些新鲜的青菜和水果能够补充丰富的维生素,对于角膜的修复还是非常有好处的,平时也一定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和用眼卫生。同时最好不要吃一些发物比如说牛肉、羊肉、韭菜、海鲜之类的,也不要吸烟酗酒,千万不要喝太多的碳酸饮料也不要喝太多的咖啡这些对于角膜炎的恢复都没有太大的好处。发生角膜炎之后其实忌口的食物还是比较多的,首先一些辛辣刺激的东西最好不要吃,比如麻辣烫、麻辣香锅、麻辣鱼、火锅、烧烤之类的。

角膜炎忌口

由于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角膜深层病变是免疫反应,而吃羊肉可加重这种慢性免疫反应,导致病情加重,所以,角膜炎患者是不要吃羊肉的,不要饮酒,不要过劳和熬夜。平时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牛肉也是不能够吃的,鱼可以适当的多吃一些,忌羊肉。角膜炎是眼科的常见病,其特点是反复发作。

角膜炎并发症

角膜炎可以分为:细菌性角膜炎、病毒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溃疡性角膜炎。角膜炎可发生以下并发症:1.前房积脓。2.前房后弹力膜膨出,为角膜溃疡可向深层发展。3.角膜穿孔。4.前极白内障。5.角膜葡萄肿:在角膜溃疡穿孔和虹膜脱出。6.角膜瘘:有时角膜穿孔后愈合不完全而形成角膜瘘。7.角膜炎症常伴有新生血管增生。8.角膜形成薄翳、瘢翳、白斑。发生角膜炎后就应该积极治疗,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保护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