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痹性斜视的三个症状特征

麻痹性斜视是由于支配眼肌的神经核、神经干及眼外肌本身的损伤或病变所引起的一条或多条眼外肌的运动功能障碍。除先天性外,还有某些疾病可能引起。常见的有颅内肿瘤、炎症、外伤、糖尿病以及眼眶的炎症,例如颅内肿瘤可以压迫或损害支配某一条或几条眼外肌的神经或神经核,使眼外肌收缩无力,破坏了原来的平衡,表现出斜视。

麻痹性斜视的主要症状:

1、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即麻痹眼固视时出现的斜视度数大于健眼固视时的斜视度。

2、眼球运动障碍:依据麻痹程度的不同,眼球不能向麻痹肌作用的方向转动或受到限制。

3、麻痹性斜视的主要症状包括头位偏斜:患者为了克服复视的干扰,常常将头部转向麻痹肌作用的方向,因为在这样的位置,需用麻痹肌的作用减少,复视相应得以改善。如遮盖一眼则头位偏斜可消失。检查头位时应与先天性胸锁乳突肌纤维化造成的斜颈相鉴别。

后天性斜视可由外伤、炎症、肿瘤、血液循环障碍等病变引起,如损伤了外展神经,导致外直肌功能受限,表现为内斜,眼球活动向外运动受限。有时这种斜视发病很急,从而产生复视、眼性眩晕和代偿体位。检查时发现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

更多斜视问题,请点击→
小儿斜视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小儿斜视手术后遗症

儿童间歇性斜视,如果斜视度数比较稳定,而且立体视觉功能比较差,医生建议要及早的手术。手术是眼科的常规的手术,主要是通过手术的方式改变内直肌和外直肌的起止点,通过这种方式达到纠正斜视的目的,但是是手术它都是有并发症的,斜视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有以下几种:第一、最常见的是过轿或者是欠矫,这种情况是与术前检查不准确,或者是术中的手术方案设计不合理,有一定的关系;第二、常见的并发症,术后的复发,这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知觉性的斜视更加的明显;第三、术后的感染,主要是与手术之后没有及时的点抗生素的眼药水、眼里有异物,或者是感染细菌进入到眼内引起的炎症;第四、常见术中或者术后的出血;第五、长期可见植入性的囊肿或者是线结反应,主要是术中使用了缝线,个别人对缝线有线结反应,会形成局部的囊肿。

斜视训练方法

第一、单眼反复训练法,就是指单独训练斜眼的那只眼睛,这就需要在训练时把健康的那只眼睛遮住,用那只斜眼反复看东西,坚持的时间越长越好,对纠正斜眼比较有力。第二、牵拉眼皮法,指用手牵拉斜眼的眼皮,可以用一只手按住眼外角侧的斜眼皮,向反方向牵拉,力度也不要太大,以眼睛感觉不到压迫为准。第三、聚焦法矫正斜视,指把左右两只眼睛的视线人为的向同一个点注视,把焦点聚集到一块儿后再同时、同步、缓慢的向鼻梁的方向推移,其方向以发生斜眼的反方向为准,长期坚持,反复进行。第四、要消除紧张的心理,强迫自己克服斜眼的习惯。

婴儿斜视

新生儿斜视没有比较好的治疗方法,您这种情况需要先观察,如果是两个眼球都向大眼角的方向靠拢,并不一定是斜视,因为新出生的宝宝内直肌的功能比较亢进,都会有这种情况,如果到三周岁左右还是有斜视,那么就需要到医院通过验光进行检查。婴儿斜视能够影响视力,而且还影响美观,主要是由遗传,眼内直肌张力减低,眼肌力不平衡等多种原因导致的,如果不积极治疗,会出现弱视,复视,混淆视等,是不会自愈的。应该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公立医院眼科就诊,由专科医生根据实际病情采取戴眼镜,戴眼罩遮盖,正位视训练用方法治疗,一般效果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