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大量用药眼睛极易受损

人眼的外表面由泪液膜和上皮层覆盖,这二者组成医学上所说的眼表。由于直接与外界接触,眼表非常容易受到损伤,因而眼表疾病成为眼科最常见的疾病,例如结膜炎、角膜炎、干眼等,都属于眼表疾病的范畴。眼表疾病的治疗依赖于各种滴眼液,但在滴眼液的选择和应用方面存在很多误区。有的患者甚至不去医院,而是自己买眼药水点,这造成了很多滥用药物的现象。不恰当的治疗,不仅不利于治病,而且还有可能破坏眼表。眼表如此娇嫩而宝贵,用药时一定要规范谨慎。

确诊后再用药

只有诊断正确才能选择正确的药物。有很多患者抱怨自己患有慢性结膜炎,总感到异物感、痒感、视力模糊,长期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却不见好转。实际上,这其中有很多人是患有干眼,而不是结膜炎,只需要滴用人工泪液就可以了。

药物种类不宜多

能用一种药,就不要再同时用其他药物,种类不宜过多。例如病毒性角膜炎,只需滴抗病毒药物就足够了,可是有许多患者甚至是医生喜欢配合抗生素眼药水同时用,这就没有必要了。

用药时要考虑到药物的毒性作用,包括药物本身和药物中防腐剂的有害作用。我们平时常用的各种抗生素、抗病毒、激素和非甾体抗炎药等眼药水,都对眼表有损伤作用,长期使用将导致药物性结膜炎,角膜上皮病变,严重者破坏角膜缘干细胞,产生角膜新生血管。而且,在滴眼液的制备过程中,为了保证药物的无菌状态和药物疗效,绝大多数药物中都加入了防腐剂。防腐剂能使泪膜稳定性下降,导致角膜上皮剥脱、缺损,甚至发生角膜溃疡和穿孔。所以在用药时,尽可能选择毒性小和不含防腐剂的药物。

讲究个体化用药

个体化用药,也就是根据每个患者眼部的综合情况,选择最优的个体方案。例如伴有干眼的患者,泪液的冲刷作用本身就减弱了,药物容易滞留在眼表,这时选择药物的浓度就应降低,用药间隔也要相应延长。

眼表是我们眼睛的第一道防线,健康完整的眼表是拥有一双健康眼睛的前提。在治疗眼表疾病时,要选择最有效、损伤最小的药物,最好选择不含防腐剂的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可以停药时就要停药,避免长时间用药对眼表的损伤。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糖尿病用药

引起1型糖尿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胰岛素的绝对缺乏,胰岛贝塔功能细胞出现损伤以及缺陷。胰岛素是能够降低血糖的唯一激素,患有1型糖尿病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用药,目前主要有以下药物:1.磺脲类,有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等;4.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吡格列酮;糖尿病的患者只要控制好血糖,是不会引起并发症的发生,建议平时多注意血糖的控制,可以口服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等药物,调理血糖。平时要多注意饮食的控制,控制糖的摄入量,配合运动,按时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心衰用药

抗心衰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1.利尿减轻心脏负荷药物,如呋塞米,螺内酯,托拉塞米,托伐普坦,氢氯噻嗪等;2.抑制心室重构药物,如培哚普利,贝那普利,厄贝沙坦,缬沙坦等;常用的抗心衰药物主要有利尿剂,其中包括氢氯噻嗪、呋塞米等。ACEI/ARB类药物,代表性药物有培哚普利、福辛普利、厄贝沙坦等。

带状疱疹用药

带状疱疹的药物治疗主要有以下几大类,有抗病毒药、营养神经药、增强免疫药和止痛药。抗病毒药物应该在发病早期尽早使用,以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症的发生。常用药物有口服阿昔洛韦、泛昔洛韦等,疗程7-10天。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以服用胸腺肽、转移因子等增强免疫力的药物。由于带状疱疹可以引起剧烈的神经痛,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疼痛剧烈的患者可以予以吲哚美辛、卡马西平等止痛药。维生素B1、B12、甲钴胺等营养神经药物,服用疗程为2-3个月。糖皮质激素对于头面部的带状疱疹和老年患者可以在发病早期小剂量短期使用,以减轻炎症,阻止对神经节和神经纤维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