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患者应该吃什么?

如何吃饭,吃啥对肾脏是利好几乎是所有肾病患者关心的头等大事,实事求是的说,吃得合理、吃的科学从某种程度上对肾病治疗的疗效承担着重要作用。

慢性肾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组肾小球疾病,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临床表现为主,尿检以蛋白尿、管型、红细胞为主,一般病程较长。饮食治疗目的是供给合理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发作诱因,预防感染和病情恶化。

一般来说,慢性肾炎无明显肾功能损伤的患者,在血压正常的情况下,只需要将全天饮食中的钠摄入量控制在2000毫克以内(大约相当于5克食盐)即可,其它饮食内容无需太严格控制,以避免长期限制饮食带来的体力减弱,抵抗力降低等不良后果。此类患者每日蛋白质供给约为1.0g/(kg·d),能量供给约为30~35kcal/(kg·d)是标配,应多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此外,根据病人的水肿程度决定是否需要无盐(含钠量低于1000毫克/天)或是低钠饮食(含钠量低于500毫克/天)。在慢性肾炎的病程中,若肾功能迅速恶化,则应随肾功能损害程度及时调整饮食(需在营养师指导下完成)。

那么慢性肾炎患者到底该如何选择正确的食物合理搭配自己的一日三餐呢?我们日常吃的食物大致分为五类,分别是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和油脂类。不同的食物中的营养素及有益膳食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不同。只有多种食物组成的膳食才能满足人体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谷薯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经济的能量来源,也是B族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建议慢性肾炎患者每天摄入谷类250-300g,薯类及杂豆50-100g。

新鲜的蔬菜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每天摄入蔬菜300-500g,水果200-350g,品种不限。

鱼、禽、蛋和瘦肉富含优质蛋白质、脂类、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慢性肾炎患者肉蛋鱼肉奶豆类可按量吃,每天摄入畜禽肉40-75g,水产品40-75g,蛋类40-50g,奶类及奶制品300g,大豆及坚果类25-35g,海鲜、加工肉、浓荤汤不要吃。

此外,慢性肾炎患者需清淡口味,逐渐做到量化用盐用油,调味严格控制用盐量,盐3g以内,植物油25-30ml。

慢性肾炎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慢性肾炎诊断标准是什么.

慢性肾炎是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为临床表现,可以发展成为肾功能不全的一种肾小球的疾病。在临床上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诊断要点:第一个方面就是起病比较缓慢,病情迁延,临床表现可以时轻时重,随着病情的发展可以有肾功能的减退、贫血、电解质紊乱等;第二个诊断要点就是有不同程度的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以及管型尿等等的表现;第三方面就是常因感染诱发肾炎的急性发作。

慢性肾炎的愈后怎么样

慢性肾炎预后跟慢性肾炎的病理类型,病情,病程的阶段有关系,当然也跟是否合理的治疗有关系,那么一般来说慢性肾炎会有逐渐的,缓慢的进展,就常说的起病方式各不相同。病情迁延,逐渐缓慢进展,终将会发展成慢性肾衰竭,这样的阶段,那么这个过程,其实是跟是否,配合治疗有关系的,只要能够跟医生相互配合,积极的进行随访,随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那么这个阶段会很长,甚至数年,数十年都有可能,如果配合不好,有可能发展比较快,当然跟慢性肾炎过程中间,一些药物的使用也有关系,那么就要避免一些对肾有毒性的药物,怀孕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必须在医生随访的情况下进行,除了这些情况以外,还要考虑是否使用病因的治疗,也就是常说的糖皮质激素,以及细胞毒的药物,这样一些治疗,所以总的来说慢性肾炎的预后,跟病理类型跟是否得到合理的,规范的治疗有关系,它的病情往往迁延,最终可能会发展成为慢性肾衰竭。

哪些指标可以确诊慢性肾炎

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要注意这3点。第一、尿的检查,尿里面有红细胞、蛋白尿,当然红细胞要进一步确认是否是肾小球来源,当出现尿红细胞时可以做尿红细胞位相多次检查,这样如果是畸形为主,一般确诊是肾小球来源的可能性大。第二、蛋白尿,蛋白尿阳性并不代表一定是肾小球肾炎,它有可能是肾小管、肾间质的问题,鉴别尿蛋白是肾小球肾炎要做成分分析,一般以白蛋白为主的蛋白尿是来源于肾小球的,当然进一步检查还要评价肾脏功能,这样对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就比较全面了。第三、还有个金指标就是肾穿刺病理活检,肾穿刺病理活检可以对肾脏的病理分型、肾脏严重程度、肾脏的急慢性的程度进行详细评价,对我们的诊断、治疗指导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