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的内口,治疗的关键

肛瘘的内口是初起感染生成肛瘘的入口,是发病的起源,因此,肛瘘都有其内口,同时,瘘管长期不能愈合,充分证明有病灶内口的存在。手术中的观察也证实了这点。

肛瘘的内口,治疗的关键

一般来说,绝大多数内口在肛窦内及其附近,集中在肛管后正中部两侧发病。内口可在直肠下部或肛管的任何部位,但多在内外括约肌连接处的平面上。有的有二处内口,一在肛管,一在直肠。临床中,若内口在直肠下部,表示瘘管复杂,手术操作较困难;若同一平面上有两个内口时,表示有两个瘘管,各有内口通入肛管。一般内口较小、圆形,在齿线附近可摸到变硬的凹陷;有的内口较大,形状不规则;内口较大的多为结核性肛瘘。

肛瘘的内口处理是治疗的关键所在。手术时如找不到内口,或内口处理失当,瘘管则不能完全治愈。即便有时伤口暂时愈合,因入口仍然存在,感染时仍易复发,形成肛瘘。因此,在手术之前,一定要仔细检查肛瘘的内口,完全切除或切开它,才能彻底治愈肛瘘。

肛瘘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肛瘘外用药

肛瘘的外用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坐浴的药物,比如说皮肤康洗液、苯扎氯铵溶液、高锰酸钾,这类药物有消肿、止疼、止痒的功效,对于肛瘘的炎性期,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第二,抗生素类,比如说头孢类抗生素或者硝基咪唑类抗生素,对于肛瘘的炎性发作,有积极的抗感染作用,可以减轻肛瘘的症状,比如说肿胀、疼痛、流脓。第三,对症处理瘙痒的药物,临床上主要应用是含有糖皮质激素的药膏,比如说皮炎平、尤卓尔、派瑞松等等。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药品使用请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

什么是高位肛瘘和低位肛瘘

高位肛瘘,通常由于慢性炎症刺激,会引起肛管直肠环纤维化,或瘘管围绕肛管形成半环状纤维条索,影响肛门括约肌收缩,而出现排大便不通畅。低位肛瘘通常不会影响排大便,有时表现为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引起瘙痒等症状。肛瘘分为高位以及低位,瘘管主管在肛提肌以上,呈环形或半环形的称为高位马蹄形肛瘘,如果肛瘘瘘管在肛提肌以下,称为低位肛瘘。

高位肛瘘和低位肛瘘的区别

高位肛瘘和低位肛瘘的区别在于瘘管在括约肌的位置进行判断。高位肛瘘和低位肛瘘的区别在于瘘管在括约肌的位置进行判断。低位肛瘘是指距肛门位置很近的肛瘘,而高位肛瘘是指离肛门位置很远的肛瘘,这两种肛瘘的治疗方法不尽相同,其中,低位肛瘘主要是行外口和瘘管的切开,将坏死的组织剔除,再配合饮食的调整,慢慢规律换药,再配合以药物坐浴治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