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辨证论治

文章摘要: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中主要可按食滞胃脘、肝胃气滞、脾胃湿热、脾胃虚弱、脾胃虚寒、胃热阴亏、胃络瘀阻七型来进行辨证施治。(1)食滞胃脘型主症:胃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呕吐未消化食物,吐食或矢气后痛减

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中主要可按食滞胃脘、肝胃气滞、脾胃湿热、脾胃虚弱、脾胃虚寒、胃热阴亏、胃络瘀阻七型来进行辨证施治。  (1)食滞胃脘型   主症:胃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呕吐未消化食物,吐食或矢气后痛减,纳少不思食,大便腐臭,滞而不爽,舌质红,苔黄腻或厚腻,脉滑数有力。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方药:保和丸加味:神曲、山楂、连翘、陈皮、茯苓、半夏、莱菔子、厚朴、麦芽。  (2)肝胃气滞型  主症: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连及两胁,胸闷嗳气,善太息,每因烦恼郁怒而胀痛发作,食欲减退,嘈杂吐酸,恶心呕吐,舌质暗淡,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和胃。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枳壳、白芍、制香附、蒲公英、陈皮、川芎、元胡、佛手、甘草。  (3)脾胃湿热型  主症:胃脘痞满,嗳气恶心,嘈杂泛酸,口苦口粘,头重身倦,纳少寐差,小便黄少而混,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厚或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健脾和胃。  方药:藿朴夏苓汤合三仁汤加减:藿香、佩兰、厚朴、半夏、茯苓、苡仁、蔻仁、黄连、苏梗、滑石。 (4)脾胃虚弱型 主症:胃脘隐隐作痛,胀满不适,食后尤甚,纳少,饥而不欲食,嗳气频频,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大便时干时溏,舌质淡,苔白或腻,脉细弱无力。 治法:健脾益气,和胃消食。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砂仁、木香、山楂、神曲、麦芽、半夏、炙甘草。 (5)脾胃虚寒型 主症:胃脘隐隐作痛,绵绵不断,喜暧喜按,得食则减,时叶清水,纳少,乏力神疲,手足欠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温中健脾,暖胃散寒。  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桂枝、芍药、炙甘草、饴糖、干姜、大枣。 (6)胃热阴亏型 主症:胃脘隐隐灼痛,烦渴思饮,口燥咽干,手足心热,消瘦食少,大便干,舌红少苔乏津或花剥苔,脉细数或细弦或虚数无力。 治法:滋阴养胃,清热生津。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麦冬、石斛、花粉、山楂、生地、白芍、乌梅、麦芽、炙甘草。 (7)胃络瘀阻型 主症:胃脘疼痛,痛如锥刺,夜间为甚,痛处固定拒按,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脉涩。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止痛。 方药:丹参饮合失笑散加减:丹参、檀香、砂仁、蒲黄、五灵脂、元胡、白芍、炙甘草。

慢性胃炎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慢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区别

慢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的区别1.慢性胃炎刚开始发病的时候是在胃的底部,长期的慢性胃炎比如长达五年或者是十年的病期,并且一直得不到缓解它就会发展成萎缩性胃炎;2.萎缩性胃炎它主要的发展首先是在胃窦,然后会沿着胃小弯发展到贲门,再从胃底发展到胃体弥漫到整个胃,等发展到全胃的时候就会变的非常严重;3.萎缩性胃炎是属于一个癌前疾病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就容易发生肠上皮化生,再严重就会发展到异型增生,最后会发展到癌,所以患了胃炎需要引起重视,不管是严重或是不严重的胃病都需要及时就医。

慢性浅表性胃炎特效药

慢性浅表性胃炎常用的药物主要有:一、PPI类药物,就是抑制胃酸的药物,包括有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奥美拉唑、泮托拉唑、艾索美拉唑等。二、H2受体阻滞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西咪替丁等。三、胃肠动力药,包括有吗丁啉、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四、胃粘膜保护药,可以选择铝镁加混悬液、达喜、施维舒、铋剂等。五、助消化药,包括复合维生素B、复合消化酶。六、根除HP(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可以选择四联疗法,就是一种PPI+2种抗生素+一种铋剂,常用的抗菌素主要包括青霉素、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奥硝唑、替硝唑、甲硝唑、呋喃唑酮等,疗程是7到14天。

慢性浅表性胃炎吃什么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还应该多吃一些含有微量元素、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例如含硒元素比较丰富的,以及含有维生素C比较丰富的食物。另外,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还应该避免饮酒、抽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