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包括哪些疾病

文章摘要:冠心病疾病介绍,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英文简称ASCVD,是指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动脉血管内膜下斑块形成或破裂、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动脉供血功能降低,是当今世界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据我国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英文简称ASCVD,是指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动脉血管内膜下斑块形成或破裂、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动脉供血功能降低,是当今世界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据我国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这类疾病导致的死亡稳稳占据我国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一位,目前在农村占比为 45.01%,城市占比为 42.61%。

这类疾病威胁这么大,都包括哪些疾病呢?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常见疾病:

1、冠心病,包括下述五种冠心病的临床类型以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和冠状动脉搭桥术后7种情况的患者,都属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概念范围。

① 隐匿型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超过50%但没有胸闷、胸痛等任何心绞痛症状。

② 心绞痛型冠心病:以胸闷、胸痛等心绞痛症状为发作特点,包括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

③ 心肌梗死型:发病前可以没有胸闷、胸痛等任何心绞痛症状,也可以有心绞痛发作并逐渐加重,发病时可以发现心电图变化和心肌坏死标记物上升,是冠心病发作的严重类型。

④ 缺血性心肌病型:表现为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因此也称为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常可以发现左前降支严重狭窄或冠状动脉三支严重病变。

⑤ 猝死型冠心病:直接以心脏骤停、猝死发病,部分幸运者可幸存。

⑥ 上述5种类型患者安装了心脏支架的。

⑦ 上述5种类型患者接受了心脏搭桥手术的。

2、动脉粥样硬化源性的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由于颈动脉或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脑卒中(包括脑梗塞、脑出血)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3、外周动脉血管疾病,包括除了心脏和脑血管以外的其它部位动脉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以及因此而安装了支架术的。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其实就是全身不同部位动脉血管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引起了动脉供血功能下降的疾病,发生在心脏就称为冠心病,发生在脑部就称为脑血管疾病,发生在其它的外周血管就称为外周血管疾病,它们发病的共同基础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方式也是相类似的,只是由于目前国内外医院分工的关系,分别由心内科、神经内科和血管外科进行治疗和管理。

本文系潘俊杰医生授权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心血管痉挛

你好,如果有冠脉痉挛的话,也是需要进行治疗的,冠脉痉挛的患者有一部分并没有明显的冠脉狭窄病变,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了冠脉的痉挛,也是可以出现心肌损伤甚至心肌梗死的,这种情况下一般是需要加用缓解冠脉痉挛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需要注意避免情绪激动和劳累。心血管痉挛又称作冠脉痉挛,指的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冠状动脉一过性收缩,会引起血管不完全性或者完全性的闭塞,从而导致心肌缺血,而产生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甚至引发猝死。服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情况十分危急,救助不及时,可能发生猝死。

心血管神经症

心脏神经症,亦称心脏神经官能症和心血管神经症,是一种功能性疾病,不是器质性心脏病,一般不会有生命危险,但是会产生很多不适的症状,比如,心悸,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头晕,失眠,多梦等。大多发生在青年和壮年,20岁至40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尤其是更年期女性,过劳或情绪激动诱发。血管神经症也叫做神经官能症,这种情况下一般是可以用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比如维生素B1等,主要是以通筋活络,消炎、镇神、补气为主,平时要注意情绪的调节,要减轻顾虑,这有助于减轻症状,多进行体育锻炼。此病虽无器质性病变,但痛苦不比器质性心脏病少,建议他到一所自己比较信任的心血管病医院由专家对他的疾病进行详细解释,消除他的紧张情绪,解除他对疾病的顾虑。同时,考虑患者有睡眠不好和烦燥的情况,可到医院开具一些抗焦虑的药物或者采用中医中药来改善睡眠和焦虑状态。

心血管支架

但是安装支架后患者仍需保持服用药物,防止出现上述症状,再次进行手术取出支架并重新安放,对患者损伤较大。心血管支架一般没有使用寿命,若患者安装后,支架内部未出现血栓、狭隘等现象,一般都可以终身使用。心血管支架术后三个月左右,支架就会与局部组织和血管融合,可终生使用。少数患者使用后几年,可能会出现血栓,需要服用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