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自然流产以及应对措施

流产是妊娠过程中很常见的现象。一般怀孕28周以前终止妊娠就称为流产,现在的流产很多,有人工流产,人为的终止妊娠,也有自然流产,自然流产的主要表现是停经、腹痛、阴道流血,但是流产的类型不同彼此都会有所差异,那么怎么判断流产的类型,有什么应对措施呢?

1。先兆流产先兆流产是指孕妇仅是出现了流产的征兆,主要是在妊娠早期,一般在妊娠的12周以前,表现为有少许阴道血性分泌物,或少许阴道出血,伴有轻微的下腹疼痛。

应对措施:在确定妊娠后的最初3个月,孕妇应避免性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情,注意休息,避免身体过于劳累、腹部受到撞击、患各种疾病、剧烈运动、吸烟酗酒等,以免诱发流产。如果出现了先兆流产,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保胎,观察。胎儿存活的情况下,大约有90%的孕妇通过卧床休息、充足营养、适量使用某些保胎药,有可能度过早孕阶段,并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如果先兆流产发生为难免流产,那最好就是进行人工流产了。

2。难免流产难免流产是先兆流产的进一步发展,孕妇表现为腹痛加剧,阴道出血增多。医生检查时可以见到子宫颈口开大2-3cm,胎膜早破,胎儿、胎盘等组织堵住子宫口,流产在所难免了。

应对措施:一旦确定是难免流产,应该接受医生做出的处理,尽早采取措施终止妊娠。宫腔里取出的东西应进行病理检查。在流产前后都要使用抗生素防治感染,直至流产后体温正常3天,以防感染扩散到输卵管,还应该服用止血药物。

3。不完全流产不完全流产是其中一部分胚胎组织从子宫流出,还有一部分残留在子宫腔里。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可能会发生出血性休克,引起生命危险。

应对措施:一旦确诊为不完全流产,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终止妊娠。迅速清除宫腔里的残留物,避免继续大量出血或发生感染,引发宫腔感染,盆腔炎、腹膜炎甚至败血症等并发症。同时,在手术处理前后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止血措施止血。

4。过期流产过期流产是发生流产超过2个月以上,但胎儿及其附属物未排出体外,大多数患者都曾经发生过先兆流产的症状,随后阴道常常有小量出血,妊娠反应消失。过期流产不及时发现处理,胚胎在宫腔里死亡已久,胎盘组织会发生机化,并与子宫壁紧密粘连,所以不容易完全彻底剥离。

应对措施:发现胎死宫内时,应该尽早进行妥善处理,排除宫腔内的组织物,以防胚胎组织在宫腔里稽留时间过长,造成胎盘自行溶解,产生的凝血活酶进入血液循环,引起体内凝血功能障碍,发生dic现象。

5。完全流产完全流产是胎儿及胎盘等组织,从子宫腔里完全排出到体外,大多发生在妊娠4-6个月。表现为阴道出血明显减少,腹痛好转或消失。体检时可以见到子宫大小已经接近正常,子宫口已经关闭或正在逐渐关闭。

正确应对法:完全流产后,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如果阴道仍然有出血,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药物止血,可以服用两天的抗生素预防感染。

习惯性流产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治疗习惯性流产

习惯性流产的治疗方面,首先要查找病因,找出病因,对症治疗和处理。1,是否存在男方或女方染色体方面异常,染色体有异常,流产几率会非常高。2,女方自身存在血液高凝状态,血液非常粘稠,容易发生流产,可用肝素或中药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如有血小板聚集率高,可用阿司匹林治疗,中药活血化瘀药物治疗。3,患者可能存在自身免疫方面问题,比如抗核抗体阳性,抗磷脂抗体阳性的问题,可用免疫调节剂及其他药物治疗。4,有些习惯性流产,是由于内分泌方面紊乱,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异常导致,可用药物治疗。

治疗习惯性流产

如果是身体黄体酮过低引起的习惯性流产,需要及时补充黄体酮,一般采用黄体酮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就可以了。习惯性流产需要根据病因,然后进行治疗。

什么是习惯性流产

习惯性流产按我们正常的医学定义来说,就是流产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自然流产,胚胎在腹中不能正常存活。有的是自己流出来,有的是胎停腹中都属于自然流产,在我们临床上的话其实挺多的。因为有的人可能是没有这种概念,说到医院去做检查怀孕了,一次性流产我们不属于习惯流产,但是如果重复连续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话就归纳为习惯性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