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揭开淋球菌耐药的秘密

20世纪40年代中期,青霉素成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随着青霉素的广泛应用,淋球菌对青霉素出现低水平耐药,此后耐药程度渐增。

1976年,在美国和英国分离出产青霉素酶淋球菌,证明这是导致青霉素治疗淋病失败的原因。

1985年,美国鉴定出导致用四环素治疗无效、高度耐四环素的淋球菌。两年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在《性传播疾病治疗指南》中不再推荐青霉素与四环素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最近的全球淋球菌耐药监测结果发现,淋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敏感性也出现下降或耐药,淋球菌耐药已成为当前淋病防治中棘手的问题。

淋球菌耐药菌株在某一地区产生后,可迅速在局部、一个国家内及不同国家间传播。一名淋病患者即使是首次染病,也不宜使用曾十分有效的抗生素,如青霉素。一般地说,在某一地区,当耐药监测资料表明某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大于5%时,该种抗生素就不应考虑作为首选药物使用;当耐药率大于10%时,应停用该种抗生素。

我国淋球菌耐药监测资料表明,淋球菌对青霉素和四环素耐药较为普遍,许多城市和地区检出产青霉素酶淋球菌,其中检出阳性率以成都、重庆为高,上海和南京地区耐药菌检出率也呈上升趋势。因此,青霉素和四环素已不宜用于治疗淋病。在我国卫生部颁布的性病治疗推荐方案中,建议使用大观霉素、头孢曲松、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或头孢噻肟治疗无合并症的淋病,但18岁以下青少年、孕妇及肝肾功能不良者禁用环丙沙星药物。值得一提的是,耐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如环丙沙星)淋球菌已在我国出现,且耐药菌株率逐年增高,常导致治疗失败。

淋病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如何确诊淋病

淋病的确诊有以下几个步骤: 1.首先需要病人的性接触史,病人有没有不洁的性交史,性乱史,双性史等,和一些密切的性行为, 2.再一个就是典型的临床表现,就是出现泌尿生殖系统的炎症反应,男性出现尿道的尿急,尿痛,尿频和尿脓,女性病人尿道炎症状和宫颈炎的症状,这时候她的外阴会有大量的白带,白带分泌的增多, 3.化验室检查,我们通过给取病人的分泌物进行染色,显微镜观察,发现淋病双球菌,然后通过培养来确定淋病双球菌,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确定病人是否患有淋病,是确定病人患有淋病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步骤。

淋球菌感染就是淋病吗

淋球菌感染以后,往往大部分病人发展成淋病,也就是说男性患者有泌尿生殖系统的症状。 也就是临床上常说的尿急,尿频,尿痛,尿脓的出现,女性患者可以出现这些症状,还有宫颈炎的症状,但是也有很少的一部分人可能没有出现这么典型的临床表现,通常我们叫做隐性感染者,也叫做他带菌者,往往这种没有症状的带菌者,在他的泌尿生殖系统和宫颈的部位含有大量的淋球菌,使他成为一个传染源,如果他跟别人发生性关系,就可以造成病人的淋病感染,所以说隐性带菌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染源。

淋病属于几类传染疾病

在我们国家传染病防治法当中,分为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淋病在性病当中属于乙类传染病,是需要法定上报的传染病。 我们目前法定上报的传染病包括梅毒,淋病,艾滋病等,但是根据我们国家的情况,制定了性病传染病报告制度,目前主要是梅毒,淋病,艾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等,作为我们性病的法定上报的疾病,临床医生发现病人患有这几种传染病的时候,就要进行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