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癌的症状有哪些

小肠癌是一种发生于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恶性肿瘤。小肠恶性肿瘤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2% 3%。男性的发病率是女性的2倍左右,45岁以后发病率增加,特别是6070岁。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可分为四类:癌、类癌、淋巴瘤和肉瘤。那么,小肠癌的症状有什么呢?小肠癌分为早期和晚期,以下就具体来了解小肠癌的症状。

小肠癌的早期症状

1、早期的小肠癌患者可能出现腹胀、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然后改变排便习惯,如大便次数增多,腹泻或便秘,排便前腹痛,甚至出现粘液性大便或粘液性血性大便。出血是小肠癌症最常见的早期症状。

2、由于肿瘤溃烂失血和毒素吸收,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水肿等肠癌早期毒性症状,尤其是贫血、消瘦为主。

3、肠梗阻是小肠癌的早期症状之一。肠梗阻的症状是不完全或完全低位肠梗阻,如腹胀、腹痛、便秘或便秘。查体:腹胀,肠型,局部压痛,肠音强。

小肠癌的晚期症状

1、腹痛是小肠癌晚期的常见症状,多由肠梗阻引起。另外,肿瘤牵拉、肠蠕动障碍、肿瘤体中央坏死引起的炎症反应、溃疡、穿孔等也可引起腹痛。它可以是钝痛、胀痛、持续性尖锐痛或间歇性痉挛性痛。肠梗阻腹痛常间歇性急性,常伴有恶心、呕吐。持续性疼痛是常见的腹膜刺激和炎症引起的坏死和肿瘤中心破裂。

2、部分患者可触及腹腔内肿物,多数长至肠腔外。肿块的硬度可由软变硬,有时呈囊状。一般来说,良性肿瘤是软的和恶性的;表面可光滑、不均匀或分叶状;活动程度大,位置不确定。临床触诊有时能摸到肿块,有时摸不到,需要反复检查以确定腹部是否有肿块。如果摸不到肿块,就不能排除小肠癌。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肠癌一般几年形成

癌症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一般都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形成,在此过程中人们若能及时发现身体的不适或癌症的前兆,及时治疗也能够很大程度上预防癌症的发生。如果现在便秘,不及时治疗,不及时查明原因,发生肠癌的几率比较高,大概10~15年左右就会逐渐的变成肠癌,不过这个也不一定。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科学的数据来说明直肠癌的形成时间,一般认为病人在半年内就有可能形成直肠癌,所以对于直肠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

长期拉肚子可能是肠癌

长期拉稀不一定是肠癌。但是个人是这么认为的长期拉肚子的人,肯定是胃肠道功能不太好的,很可能是有慢性肠胃炎,有各种各样的肠道的菌群失调,或者是炎症,因为拉肚子本身就是黏膜对食物的不吸收,往外排的表现,所以它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肠癌通常会长期拉肚子,但肠炎息肉也会长期拉肚子,所以长期拉肚子和肠癌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直接关系,所以如果常常拉肚子,一定要做电子结肠镜来明确。

痔疮肠癌出血的区别

肠癌的病人表现为排便带血或暗血性的改变,也会伴有腹涨,腹痛,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痔疮出血一般是内痔出血肛门不疼,肛裂出血是肛门疼痛,伴有鲜红的血液,而肠癌的出血一般都是暗红色或者褐色,伴随着污秽的粘液,只有少量的接近肛门口的肿瘤,会有鲜红的血液,但是都会伴随着一些污秽的东西,这种情况,建议去正规医院肛肠科检查。从便血特点上来区别,痔疮便血的特点是排便中或便后出血,色鲜红,有时大便表面附有少量血液或将手纸染红,有时又为滴血,甚至呈喷射状出血,便后出血多自行停止,若长期反复的出血或多次大量出血,还可以引起贫血,而直肠癌出血的特点是血与大便相混合,便血呈暗红色,有时仅为大便表面粘血迹,便血常常混有粪便及粘液、脓液或偶伴血块及坏死组织,便血多不能自行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