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梅毒的方子

通过西医治疗梅毒,很快就能够取得治疗效果,不过很难做到完全痊愈,病情总是容易反复发作。通过中医来治疗梅毒,效果会比较慢,治疗时间也要比较长,但坚持治疗,基本能做到完全治愈。

肝经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驱梅。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龙胆草、黄芩、栀子、甘草泻火解毒祛湿;木通、车前子、泽泻、土茯苓清热利湿驱梅;柴胡疏达肝气,肝气畅达则无湿热留滞之患。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解毒驱梅之功。

肺脾湿热证

治法:清泄肺脾,解毒驱梅。

方药:杨梅一剂散加减方中麻黄、白芷、蝉蜕、防风宣散在表之湿热以驱梅;金银花、连翘、鱼腥草、土茯苓清泄在里之湿热以解毒;皂角刺、炮山甲活血软坚以散结。诸药合用,共奏清泄肺脾,解毒驱梅之功。

痰湿流聚证

治法:化痰散结,祛湿驱梅。

方药:海藻玉壶汤加减方中贝母、半夏、陈皮、海藻、昆布,海带化痰软坚散结;连翘、甘草、土茯苓、独活解毒祛湿驱梅;青皮、当归、川芎行气活血散结。

热毒蕴结证

治法:清热泻火,解毒驱梅。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方中黄连、黄芩、黄柏、栀子清泻三焦实火;蒲公英、紫背天葵、紫花地丁、野菊花、金银花清热解毒驱梅。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解毒驱梅之功。

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医辨证治疗梅毒的几个方子,但患者不能自行使用这些方子,而是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毕竟每个患者的身体情况不同,病情也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之。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中医治疗白发

目前没有特殊的药物,能够治疗白发,少白头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是指头发内的黑色素功能发生紊乱而导致的,如果症状不严重,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症状严重的情况下,则需要长期的染发,平时患者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黑色素的食物,或者是护发的食物,如黑芝麻,黑豆。先天禀赋不足,肝肾素亏,或房事不节,损伤肾精,精不生血,血不荣发,肾不主发而变白。中医可以针灸,多吃点补肾的,头发的生长与肾气和精血的盛衰关系密切。中药汤药主要采用一些凉血补血的药,比如丹皮、熟地、白芍、当归、川芎、生地、黑芝麻等,经常服用会有一定的作用。遗传原因引起的少白头,中药治疗没有太好的效果。

哪些中医方法可以治疗头痛

中医治疗头痛的方法: 1.外感风寒导致的头痛,要祛风散寒。 2.对于外感风热的,要疏风清热。 3.对于肝阳上亢上蒙清窍的,要正甘潜阳。 4.对于痰浊内蕴湿邪阻络,要化痰祛湿降力。 5.对于穴瘀阻络络脉血瘀引起脉络不通,要活血通窍。 6.对于肝气郁结,郁而化热上蒙清窍的,要解郁清热。 7.对于身体虚弱,气血亏虚的,要补气养血等。

中医治疗血证的四大原则是什么

中医治疗血证的四大原则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清代医家唐容川所著的《血证论》当中,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为治疗血证的四大原则,至今对于临床治疗血证还具有指导意义。针对病机证候,我们是以益气摄血为止血之纲,以滋养阴液为补血之本,以消瘀活血为宁血之要。虽然是出血性的疾病,但是血止之后从经络溢出,而未排出体外的血液又是瘀血,既与好血不相合,容易化热,形成肿块或刺痛,又容易变生他证,必须要及时地消除,以免带来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