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牵引的方法

颈椎牵引主要是缓解颈部肌肉痉挛,缓解疼痛症状,增加椎间隙和椎间孔,有利于减少髓核和纤维环,减轻和缓解神经根压迫和刺激,减轻椎动脉压迫,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局部充血和增生,恢复颈椎的正常功能。

一、颈椎牵引方法

1、颈椎牵引方法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即坐位牵引和卧位牵引。通过枕骨吊索对患者的枕骨和下颌进行牵引。重量从4kg开始,随着治疗的进行逐渐增加到10kg。牵引时间为每天20~40分钟,一个疗程为10次,根据情况可以治疗1~3个疗程。

2、患者坐在牵引架的下椅上,穿上枕骨的吊索,牵引绳穿过两个滑轮,尾端与牵引重物连接。当躺在躺卧位置时,患者躺在床上,在患者头部下方放一个薄枕头,穿上枕头和吊带,牵引绳穿过床边牵引架上的滑轮,尾端连接到牵引重量。由于摩擦力,平躺位置的牵引重量需要略大于拉动座椅时的重量。

二、颈椎牵引禁忌人群

1、颈椎病伴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

2、颈椎和骨桥形成严重退行性改变的患者。

3、颈椎管狭窄超过1/2的患者,椎管狭窄,颈椎滑脱的患者。

4、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症和椎动脉狭窄的患者。

5、年龄小于18岁。椎动脉型颈椎病,寰枢关节脱位。

6、患者颈椎骨折和椎体滑脱,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颈椎持续牵引与间歇牵引有何区别

颈椎持续牵引与间歇牵引有生理效应差别。持续牵引一般牵引力不大,患者可以较长时间的耐受,从而对病变部位有一种牵张制动的疗效,对于疼痛性痉挛的肌肉特别有效。而间歇牵引易于促进血液循环,特别是关节连接面、脊髄神经节、肌肉、肌腱和韧带处的血液循环。对于椎间盘可产生节律性的负压“吮吸”作用,有助于椎间盘的营养;对损伤的椎间盘恢复有利;对脊柱周围的肌腱、肌肉、韧带进行了周期性“牵拉-放松”,产生了类似牵张性的“生理运动”和“按摩”的作用,有助于重新恢复上述组织结构的弹性和柔韧性。

颈椎牵引枕头有用吗

如果行颈椎牵引,仍然建议到正规的医院,医生的指导下给予正确的颈椎牵引,避免使用一些不当的牵引用具,而引发其他的治疗不当,或导致相应的副作用产生。那么除行颈椎牵引以外,也可以配合一些颈部的热敷、理疗、烤电,或口服一些活血化瘀、消肿镇痛类的药物,来改善轻中度的颈椎病,必要时不排除需要给予手术治疗的可能。颈椎牵引枕头应该是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是不建议作为常规的治疗方式。

颈椎牵引的危害

特别是在牵引姿势不当,牵引重量过大以后很容易导致颈部的肌肉,筋膜,韧带以及周围的关节囊受到过度的牵拉引起上述组织的损伤,从而引起颈椎部位有明显的疼痛加重的情况。并且牵引重量过大以后还容易导致颈部的神经、血管出现过度的牵拉,从而就会引起颅脑后循环缺血加重以及肢体部位感觉和运动障碍症状的加重,就严重影响病人正常的生活、工作,特别是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如果说出现了过度的牵拉,很容易导致脊髓水肿的加重,严重了以后还容易导致肢体瘫痪的情况。对于颈椎牵引的危害,主要与牵引姿势不当或者是牵引重量过大所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