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细胞为什么能抵抗放射治疗?

人的身体有一定的抗药性,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如果感冒经常输液,可能吃其他的药就起不到效果。同样,在癌症病人接受放射治疗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状况:癌细胞抵抗住了射线的攻击,而身体的健康细胞却被杀死,这对患者的健康无疑是雪上加霜。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俄罗斯科学家通过实验揭示了其中的秘密。原来,细胞抵抗辐射的能力,取决于细胞核内染色质的结合程度,这使得放疗过程中,一些对放射性敏感的细胞包括人体健康细胞被杀死,而有的肿瘤细胞反而难以被杀死。

染色质是细胞核内一类易被碱性染料染上颜色的物质,包括DNA和组蛋白,在细胞的有丝分裂期间,染色质相互缠绕就成为染色体。

据《科学信息》杂志报道,俄罗斯布洛欣肿瘤学科学研究中心与莫斯科工程物理研究所的专家,对准噶尔仓鼠细胞系与接受伽玛光照射的细胞系进行了对比研究。在实验中,他们将所有的细胞膜打碎,这样所剩细胞内核的粘度主要取决于细胞核内染色质的结合程度。他们对一组细胞系进行了剂量为20戈瑞(放射性强度单位)的伽玛光照射,并且精确记录了细胞内核黏性的变化,以判断染色质的结合程度。

结果证明,抗辐射能力强的细胞,平时染色质结合的紧密程度是易被放射性杀伤细胞的1.5倍,但在放射性作用下,抗辐射能力强的细胞染色质会明显分开,并且照射剂量越高,染色质就变得越松散。

科研人员在试验中对抗辐射能力强的细胞系进行了10戈瑞的照射,受损的细胞染色质在2小时后完全恢复,接受15戈瑞照射的染色质,2小时后有90%得到恢复。而接受同样放射剂量照射的敏感细胞,染色质2个小时后分别只恢复了70%和60%。

研究学者认为,接受放疗后,有些癌症细胞在强压下也会发生变化,使癌细胞产生抵抗辐射的能力,给进一步治疗带来困难。以上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分析癌变细胞和正常细胞对放疗的反应,并对放疗过程进行观察。

食管癌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食管癌晚期

侵犯喉返神经可出现说话声音嘶哑,喝水呛咳,最后病人因营养不良、肿瘤扩散,导致多器官衰竭,濒临死亡。食道癌中晚期症状:其典型的临床症状是进行性吞咽困难,开始是难吞咽粗糙的食物,随后出现稀饭、面条等半流质不能够下咽,最后是水和唾液。还会有全身淋巴结肿大、发烧、昏迷现象。如果患者已经做了介入治疗,这个时候可以吃一些蔬菜以及细小的、好吞咽的食物。因为食道癌进入晚期的时候,会出现吞咽困难,有的时候甚至患者在喝小米粥的时候都感觉会噎的慌。

食管癌术后感染怎么办

食管癌术后感染发生率相对还是比较高的,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医生要关注吻合口瘘,颈部吻合口瘘对病人的生命不造成威胁,经引流多能愈合。胸内吻合口瘘对病人的生存造成极大威胁,死亡率非常高,胸内吻合口瘘多发生在术后5天到10天,病人会出现呼吸困难和胸痛,X线检查会发现有液气胸征,口服碘水可见造影剂流出,食管腔应该立即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禁食、使用高效的抗生素以及支持治疗,早期瘘的病人可以试行手术修补并用大网膜或肋间肌瓣覆盖加强。肺部的并发症主要是肺炎、肺不张、肺水肿以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以肺部感染较为多见,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术后鼓励病人咳嗽、咳痰,加强呼吸道管理,减少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它并发症主要是血胸、气胸、胸腔感染以及脓胸,脓胸主要是要充分的引流,进行充分的抗感染治疗,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处理。

食管癌的发病率如何

食管癌的发病率占全世界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八位,其死亡率占全世界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六位,发病率还是很高的,其发病具有的明显地区性。食管癌高发地区和低发病区的发病率达60倍的差别。食管癌高发区包括亚洲东南部,非洲和法国的北部。在我们国家食管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五位,食管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四位。我国食管癌高发区为河南的临县、太行山区、苏北地区、大别山区、川北地区、潮汕地区以及新疆哈萨克族聚集地。在山西是晋东南的这一地区,比如武乡、沁县等,这些地方的发病率相对高一点。目前食管癌的发病原因还不是很清楚,可能跟既往的家族的聚集、饮食习惯,家族的一些遗传史,生活习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