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的治疗

慢性肾炎这类疾病在早期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引发贫血、高血压、感染等后遗症症状。因此在早期的患者可采取一般治疗,后期病情严重时,要对症治疗,控制病情发展,同时还需要随时注意身体感染的情况。

慢性肾炎属于慢性肾脏疾病,高发人群常见于成年人,多数都是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引起。慢性肾炎如果在早期不好好的治疗,到了后期会对身体带来很多危害和并发症反应。因此慢性肾炎的治疗有哪些呢?
一、慢性肾炎的治疗
1.一般治疗
慢性肾炎早期不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以采取一般治疗。早期患者需要控制日常的饮食,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患者每日的盐分摄取量不宜过多,不可以超过三克以上。要尽量过多的摄取动物蛋白和氨基酸,要改善不良的生习惯,不要过多饮酒和抽烟。
2.对症治疗
治疗慢性肾炎,患者需要正确的采取消肿、利尿和降血压治疗,适量使用药物降血压和利尿治疗,常用药物有利尿剂、血管扩张药以及钙通道阻滞剂等。如果患者出现少尿的症状,还需要紧急服用抑制剂,防止诱发高血钾疾病。
3.治疗感染灶
慢性肾炎患者可能会诱发感染类疾病,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还要有目标性的使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消除体内炎症细胞治疗,如果炎症较为炎症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二、慢性肾炎的危害
1.贫血
慢性肾炎患者会常出现贫血这类的并发症反应,在肾炎后期还会对肾脏出现实质性的伤害。比如血液系统异常、血小板功能异常、淋巴细胞异常以及凝血障碍等。
2.高血压
百分之八十的慢性肾炎患者都有可能会诱发高血压,特别是肾脏共嫩不全的患者,因此在治疗肾炎的同时患者还要随时关注自身血压问题,防止血压过高,引发脑血管疾病。
3.感染
感染是慢性肾炎最严重的后遗症,主要是因为患者长期处于蛋白尿大量丢失、免疫系统功能紊乱造成的,患者会出现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以及泌尿感染。

慢性肾炎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慢性肾炎诊断标准是什么.

慢性肾炎是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为临床表现,可以发展成为肾功能不全的一种肾小球的疾病。在临床上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诊断要点:第一个方面就是起病比较缓慢,病情迁延,临床表现可以时轻时重,随着病情的发展可以有肾功能的减退、贫血、电解质紊乱等;第二个诊断要点就是有不同程度的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以及管型尿等等的表现;第三方面就是常因感染诱发肾炎的急性发作。

慢性肾炎的愈后怎么样

慢性肾炎预后跟慢性肾炎的病理类型,病情,病程的阶段有关系,当然也跟是否合理的治疗有关系,那么一般来说慢性肾炎会有逐渐的,缓慢的进展,就常说的起病方式各不相同。病情迁延,逐渐缓慢进展,终将会发展成慢性肾衰竭,这样的阶段,那么这个过程,其实是跟是否,配合治疗有关系的,只要能够跟医生相互配合,积极的进行随访,随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那么这个阶段会很长,甚至数年,数十年都有可能,如果配合不好,有可能发展比较快,当然跟慢性肾炎过程中间,一些药物的使用也有关系,那么就要避免一些对肾有毒性的药物,怀孕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必须在医生随访的情况下进行,除了这些情况以外,还要考虑是否使用病因的治疗,也就是常说的糖皮质激素,以及细胞毒的药物,这样一些治疗,所以总的来说慢性肾炎的预后,跟病理类型跟是否得到合理的,规范的治疗有关系,它的病情往往迁延,最终可能会发展成为慢性肾衰竭。

哪些指标可以确诊慢性肾炎

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要注意这3点。第一、尿的检查,尿里面有红细胞、蛋白尿,当然红细胞要进一步确认是否是肾小球来源,当出现尿红细胞时可以做尿红细胞位相多次检查,这样如果是畸形为主,一般确诊是肾小球来源的可能性大。第二、蛋白尿,蛋白尿阳性并不代表一定是肾小球肾炎,它有可能是肾小管、肾间质的问题,鉴别尿蛋白是肾小球肾炎要做成分分析,一般以白蛋白为主的蛋白尿是来源于肾小球的,当然进一步检查还要评价肾脏功能,这样对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就比较全面了。第三、还有个金指标就是肾穿刺病理活检,肾穿刺病理活检可以对肾脏的病理分型、肾脏严重程度、肾脏的急慢性的程度进行详细评价,对我们的诊断、治疗指导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