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活得更久 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对未来期望值较低的老年人可能更健康。因为对未来持有悲观情绪会鼓励人们生活得更仔细,并及早采取健康和安全防护措施。
2、婚姻更稳定 今年7月发表在《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有些看似乐观的夫妻更容易离婚,因为他们把一切想象得太好,遇到问题不积极解决。另一项研究发现,怀着悲观心态、期望值低的夫妻更容易体验婚姻的美好。
3、提高效率 防御型悲观者(能预测消极后果,并积极采取防范措施的人)通常会想象将事情处理得一塌糊涂,但他们会更积极地做事,表现反而会更好。
4、缓解焦虑 防御型悲观者会过于担忧某些事情。假设他们即将公开演讲,这些悲观的人会担忧是否会说错话或不慎将水洒在讲台上。但他们会千方百计地避免这些意外,将焦虑感具体化,有助减压。
5、更会理财心理学家曾要求一群大学生玩模拟老虎机。结果发现,乐观主义者总觉得自己下局会赢,于是不断投入更多赌注,结果一败涂地;悲观主义者会根据不佳表现而减少赌注。这种悲观心理让人更有理智,财务状况更好。
乐观者易酗酒不利健康
近日英国的一项研究会让悲观主义者更悲观:老年的悲观者比乐观者的寿命短10年左右。这项研究是英国年龄纵向研究小组通过调查1万多名老人后发现的。
但英国媒体报道,此前大量研究表明,性格悲观并不全为负面影响,在许多方面,悲观主义者有着乐观主义者无可代替的优势。
据英国媒体报道,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就进行过一项调查,认为性格乐观的人并不比悲观者更健康。
他们从1922年开始就跟踪1216个儿童的生活,结果发现,这些孩子成年后,那些性格开朗乐观的人比那些忧郁悲观的人死得早。
这是因为,那些乐观的人长大后容易酗酒、抽烟和冒险。研究人员解释说:“乐观性格阻碍了人们的判断,从而让他们藐视危险。”
研究人员总结说:“尽管乐观主义会在人们面临短期危机时有正面影响,但它的长期影响更复杂。”该项研究发表于2002年的《个性与社会行为》杂志上。
“防卫性悲观”助实现目标
2007年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证明了悲观者更容易作出正确决策。该项研究让参与者通过一系列智力测验,结果发现悲观者比乐观者的得分要高。
负责此项研究的里兹大学教授解释说:“与乐观主义者不同,悲观者犯的错误少些,他们在问题决策上更谨慎,因而少上当。而且,有负面情绪的人想问题更深刻,更具有分析能力、较少依靠直觉,特别是能够在困难时期保持清醒头脑。”。
此外,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专家也同样支持上述理论,他说,研究表明,在统计一项简单实验的成功率时,与乐观主义者相比,相对悲观的人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而乐观主义者会少计失败次数而多计成功次数。不仅如此,还有证据显示悲观可以给人以极大的动力,就像人们所说的“防卫性悲观”能推动人们实现目标。
那些太过乐观的投行在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中遭受了重创,而高盛集团当初却预见到了灾难性的前景,最终得以全身而退。不过这种说法还值得推敲。他说,不付诸行动的盲目乐观毫无价值;而悲观加上行动、动力和能量却恰恰是人们所说的乐观主义的最高境界。
不能过于悲观
有心理学家警告,悲观必须要适度。过度悲观者将未来视为危机四伏的不归路,判断力又走向了盲目的另一端,他们觉得一切行动都于事无补,因而可能消极应付。而且持续的悲观也会消耗大量能量。在职场上把弦绷得很紧的人,最好能够在工作以外找到让自己完全放松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