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容易造成一些职业病,比如职业耳鼻喉病。那么,什么是职业耳鼻喉病呢?一起来看看吧!
职业耳鼻喉病概念:
1、噪声聋:长时间在强烈的噪声环境下工作,听神经细胞在噪声的刺激下,发生病理性损害及退行性变,使暂时性听力下降变为永久性听力下降,被称为噪声性耳聋。
2、铬鼻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铬酐、铬酸、铬酸盐及重铬酸盐等六价铬化合物引起的鼻部损害称为铬鼻病。
3、牙酸蚀病:指较长期接触各种酸雾或酸酐所引起的牙齿硬组织脱矿缺损。
职业耳鼻喉病病因:
1、噪声聋。噪音对人类听觉器官的影响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噪声环境下出现的听力疲劳,即听觉器官受强噪声的影响,引起听力明显下降,当离开噪声环境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听力才能恢复。听力疲劳是一种暂时性的病理生理现象,听神经细胞并未受到实质性损害;另一种情况是长时间在强烈的噪声环境下工作,听神经细胞在噪声的刺激下,发生病理性损害及退行性变,使暂时性听力下降变为永久性听力下降,分为听力损失和噪声性耳聋。
2、铬鼻病。盐酸、硫酸、硝酸是工业上接触机会较多且腐蚀性较强的化学物。制造这三种酸时,它们的酸酐进入口腔,遇水形成酸。使用三酸的工业很多,特别是金属加工前的酸洗和蓄电池用硫酸充电,接触酸雾较多。
3、牙酸蚀病。影响职业性牙酸蚀发病的因素有酸雾浓度、接触时间和酸的种类。体外试验表明,盐酸、硝酸的腐蚀作用相近,硫酸作用较慢,而枸橼酸的作用比盐酸、硝酸要大2倍。此外,个人卫生习惯如张口呼吸、不注意戴防护口罩、经常在工作场所吸烟等都有一定影响。
职业耳鼻喉病预防:
1、噪声聋。防聋是劳保卫生工作重点,对噪音厂房应监测噪音强度,定期检查工人听力。已有耳聋者,不要在噪音环境中工作。应制定噪音防护标准,英美等国定为85dB~100dB,我国定为85dB~90dB。凡厂矿噪音超过此限者,应改造厂房,采用隔离和消声设备;改造机器,减少噪音;个人配戴防护耳塞和头盔,或缩短暴露噪音时间等。一般防护耳塞应能降低噪音40dB以上。
2、铬鼻病。预防铬中毒,工人必须穿上工作服,并戴防毒口罩。并戴橡胶长手套,手套至少要长至肘关节。工人工作环境,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设备。如果劳动保护做好了,完全可以避免急性重度铬中毒事件发生。
3、牙酸蚀病。加强生产现场密闭通风,降低空气中酸雾浓度。加强个体防护,工作时坚持戴防酸口罩,下半时漱口。经常使用含氟牙膏或防酸牙膏有一定保护作用。定期作口腔保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所以,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一定要做好职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