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中国儿童护理网听力筛查全过程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对每一个新出生的宝宝在住院期间进行的听力学检测,主要是通过仪器来检测宝宝耳蜗的功能,而不是看宝宝是否听得见声音。检查结果有“通过”和“未通过”
中国儿童护理网听力筛查全过程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对每一个新出生的宝宝在住院期间进行的听力学检测,主要是通过仪器来检测宝宝耳蜗的功能,而不是看宝宝是否听得见声音。检查结果有“通过”和“未通过”两种。未通过的宝宝必须接受进一步的检查,最终确定是否真正存在听损伤以及听损伤的程度和性质。筛查工具耳声发射是由耳蜗产生的经听骨链和鼓膜传导释放入外耳道的音频能量,主要用于检测耳蜗外毛细胞的功能和状态。按其发生机制不同可分为自发性耳声发射(SOAE)和诱发性耳声发射两大类。诱发性耳声发射中的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EOAE)、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是目前最常用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此外,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被推荐用于听力损失高危新生儿(如核黄疸、窒息、早产儿等)的听力筛查和听力随访。耳声发射筛查可以反映出外耳道、中耳和耳蜗外毛细胞的功能状态,但耳蜗以后的听神经和听觉皮层的功能不能被检测出来,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可以弥补耳声发射的不足。筛查时间正常出生的新生宝宝通常在出生48个小时之后接受初次听力筛查,如果宝宝出生后即住进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病情稳定后,在出院前再进行初次听力筛查。宝宝初次筛查未通过,要在出生后30天或42天左右接受听力复筛。宝宝复筛仍未通过,要在3个月内转诊至儿童听力诊断中心进行诊断性检查。检查确定是否真正存在听损伤,确诊为听损伤的,需要明确听损伤的程度和性质,及时进行相应的医学干预和康复。听力筛查的疑问听力筛查的设备对宝宝有害吗?耳声发射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具有快速、安全、无创的优点,而且在检查过程中,宝宝不会有明显的不适感。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强烈推荐将其用于所有已建立起康复服务的国家和社区。听力筛查前宝宝应做什么准备?最佳测试结果是在宝宝自然睡眠状态时获得。宝宝烦躁不安、哭闹和鼻子不通气时,会影响测试结果。因此,最好是在宝宝吃饱后半个小时左右接受测试。必要时,家长可抚摸宝宝的头,设法让他安静下来。听力筛查的准确性有多高?判定筛查方法是否可靠的指标是敏感性和特异性。敏感性是指尽可能将有问题的对象都筛查出来;而特异性是指尽可能使没有问题的对象都能通过筛查试验。筛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越高,则越接近理想状态。作为筛查性的工具,无论是耳声发射还是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测试,其敏感度和特异度都是比较可靠的。国内外的学者研究表明,耳声发射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筛查新生儿听力障碍的敏感度高达90%以上。 儿童听力损失有哪些类型?●按解剖学分类可分为传导性耳聋:如外耳畸形、中耳畸形、中耳炎等。感音神经性耳聋:常见于先天性因素、感染及药物中毒等因素。混合性耳聋:指传导性聋和感音神经性聋的病因同时存在,常见于感音神经性耳聋合并中耳炎。●按听损伤的时间分类可分为先天性耳聋、后天性耳聋先天性耳聋:指出生时就获得的耳聋,可发生在母亲孕期及围产期。后天性耳聋:指出生以后获得的耳聋,常由感染性、中毒性和外伤性疾病引起。听力筛查之后宝宝听力筛查未通过应该怎么办?宝宝听力筛查未通过,家长都会担忧不已:“我的孩子将来能说话吗?”“他以后能独立生活吗?”“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还需要再检查吗?”……其实,宝宝听力筛查未通过,有时是由于听力筛查的仪器比较敏感,一些外在因素会影响到测试结果,并不是宝宝真正有听力问题,如宝宝外耳道或中耳有分泌物,检查时宝宝动得比较厉害,宝宝因为鼻堵而呼吸不畅,周围环境有噪声等,都有可能导致宝宝听力筛查通不过。所以,在等待接受复筛和听力诊断期间,家长不用过于心焦,这段时间最需要注意的,是尽量避免宝宝的感冒发热和呛奶,减少鼻堵,以减少中耳积液的机会。如果宝宝听力复筛未通过,一定要在宝宝出生的3个月内,到可靠的儿童听力诊断中心接受诊断性听力学检查和医学检查。即使是单耳未通过也不可掉以轻心。经常碰到单耳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孩子,由于家长没有及早带孩子进行听力检查,等到两岁时才发现另外一侧耳出现迟发性或进行性听力损失,使孩子的言语发育受到较大的影响。在做诊断性听力学检查的前一天晚上和来就诊的路上,要尽量少让宝宝睡觉,因为宝宝接受听力检查时需要安静入睡,虽然检查前大夫一般会用一些辅助睡眠药,但如果之前宝宝睡得过多,即使用药也可能无法入睡,使等待时间过长或检查无法完成。过关后,重点人群还要继续关注即使宝宝通过了新生儿听力筛查,并不等于就万事大吉了。一些后天性、继发性以及高危因素的存在,都有可能导致宝宝出现迟发性的听力障碍。所以,在宝宝的成长发育过程中,家长还应该在这几个方面多加留意:尽量减少宝宝感冒和持续高热的机会;避免头部外伤;禁用对耳有损伤的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等;避免让宝宝接触强声刺激。如果宝宝出生后因各种原因在新生儿急重症病房或者新生儿科接受过治疗,有听损伤高危因素,即使出生后听力筛查过关了,家长仍需高度关注宝宝的听力发展,还应定期进行听性脑干反应测试,以避免迟发性、进行性或者蜗后病变引起的听损伤。因为有的先天性遗传的听损伤在听力筛查阶段并没有听力问题,而是在出生后的3个月~3岁左右,有的甚至五六岁才出现听损伤。医患问答
更多听力筛查准确率
听力筛查有听性脑干电反应检查、诱发耳声反射检查,听性脑干电反应检查,如果排除机器及操作者问题后,准确率可达到98%以上。诱发耳声反射检查会受各种因素影响,如果排除各种外界的因素外,准确率经与听性脑干电反应相对比无差别,听力筛查在新生儿出生48-72小时进行,由于新生儿在出生后的第1-2天时,新生儿中耳内可有羊水残留,会影响对耳声反射的记录。听力筛查未能通过,可受到检测机器的稳定状态以及检查时,小孩子未处于安静状态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第一次未通过,也有部分不是耳聋,可能是其他原因所导致,需要在出生42天后进行复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
检查很简单,也很快,主要是用一种特殊的筛查设备,像平时用的耳机一样塞到宝宝两个耳朵中,然后通过仪器发出声音,在仪器中显示出数字来评价宝宝的听力是否正常,对于先天性的耳聋或者听力下降,有早期筛查诊断意义。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新生儿出生之后的必查项目。对于在初次接受听力筛查没有通过的宝宝,需要在42天左右接受听力的复查,如果复查仍然没有通过,则需要在三个月左右进行听力诊断性的检查。听力的检查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等生理学的技术,来对孩子进行客观快速和无创的检查,能够很好的了解到新生婴儿的听力情况。检查主要就是听觉诱发电位的检查,这是临床中对新生儿进行客观听力评估的一种重要方式。早期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诊断出新生儿是否存在听力障碍,如果发现了听力障碍,早期的干预,避免影响新生儿的语言发育。
新生儿听力筛查
新生儿出生时一般要做听力筛查,如果出生时未通过,可以在宝宝满月时复查,如果社区医院有听力筛查仪,也可以到社区医院做,一般是社区医院没有仪器,是不能做的,一般是比较准的,有的孩子是因为对声音不适很敏感导致得不通过,并不是听力有问题,若都没过证明孩子听力确实有问题,建议你一切听从老师的,后期孩子言语功能训练很重要,目的是让孩子聋耳不哑。如果担心检查结果不准确的话,之后再给孩子做一个听力测试,平时也可以根据观察来了解宝宝的听力有没有问题。新生儿听力筛查还是挺靠谱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了解宝宝的听力有没有损伤,而且还可以了解孩子是否有一些先天性的听力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