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呼吸衰竭概述

概述

急性呼吸衰竭为小儿常见急症的一种。它指由于呼吸中枢,或呼吸系统原发或继发病变,引起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出现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症,称呼吸衰竭。急骤起病者为急性呼吸衰竭,患儿表现为发绀、呼吸困难、呼吸不规则、节律不整等症状。本症预后较差,死亡率高,但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呼吸机的使用,治愈率有所提高。

症状:

1.发绀和低氧血症,表现青紫或苍白。

2.烦躁或昏睡、多汗,重者昏迷、抽搐。

3.呼吸困难,表现为频率及节律改变。

4.胸闷、心悸及心律紊乱,肺水肿及左心衰。

5.消化道紊乱:可有呕吐、出血、甚至肠麻痹,以及肝功能异常。

检查方法:

1.血气及酸碱分析:静息状态下,呼吸空气时,PaO2〈6.67KPa(50mmHg)或PaCO2〉6.67KPa(50mmHg)。

2.血液常规检查

治疗方法

1.病因治疗。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氧气疗法:鼻吸氧或机械正压给氧。

4.支气管扩张药物的应用。

5.呼吸兴奋剂的应用。

呼吸衰竭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一型呼吸衰竭

另外体质虚弱、术后疼痛、麻醉剂的滞留、气道阻塞以及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受阻等因素,也会导致受到肺不张的侵害,而肺不张会导致肺部的通气换气功能发生障碍,自然就会引发一型呼吸衰竭的发病。肺不张是在进行上腹部手术以及胸部手术之后,出现的一种非常常见的并发症。治疗时应首先纠正低氧血症,并可给予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和面罩吸氧。当然,纠正缺氧只是暂时的对症治疗。如果效果不好,可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必要时可使用气管插管辅助呼吸。一型呼吸衰竭是因为呼吸道疾病导致病人出现的一种缺氧缺血症状,病人的呼吸功能会因原发病的影响受到严重削弱。能引起一型呼吸衰竭的疾病通常包括支气管炎症、气管阻塞、肺炎、肺气肿、重度肺结核、肺纤维化、肺部血管栓塞等。一型呼吸衰竭的病人在进行病原治疗的同时还应进行一些支持治疗以维持病人正常的生命体征。

呼吸衰竭会有哪些后遗症

呼吸衰竭常见的后遗症有以下几点: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主要可以表现为疲劳、淡漠,视力模糊、惊厥,会出现脸部不固定的有节律的抽动,或者是眼球凝视,脸色青紫等,病情比较严重的,脑干会受到损伤。2、心脏的表现,心律失常等,严重者可以引起心脏的停止搏动。3、呼吸衰竭后遗症肺部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呼吸紊乱,还有可能出现继发性的肺炎,而这个时期的婴儿要特别注意是否有气胸的现象。4、呼吸衰竭后遗症肝脏表现,可以表现为转氨酶的升高或者消化道出血。总之,呼吸系统衰竭的时候缺氧对身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可以累积到身体多个系统。

呼吸衰竭是什么原因造成?

呼吸衰竭是很多种疾病导致的结果,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心病,气胸可导致动脉血氧低,二氧化碳含量高,表现为呼吸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导致严重呼吸功能障碍,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的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症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