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肠病与骨折危险性增高相关.

圣安东尼奥,9月23日(dg医学新闻)欧洲研究人员发现,炎性肠病(ibd)患者发生骨折的危险性显著增加。这种危险性随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长,并可能与口服皮质激素治疗有关。乌特勒支大学药物流行病学与药物治疗学系的tjeerd-pietervanstaa博士报告了这一基于初级保健的病例对照研究。该研究探讨了ibd患者发生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科研人员利用全科医师研究数据库,选择英格兰和威尔士的231,778例骨折患者和231,778例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对照者进行研究。他们在第24届美国骨与无机物研究协会年会上报告了这一结果。vanstaa博士称,“我们检查骨折患者并判断其中多少患者有ibd病史;我们对无骨折对照患者也进行了相同的研究。”ibd患者发生骨折的危险性增加。1,134例骨折患者和896例对照者有ibd病史。所有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1岁,其中女性占52.5%。研究人员发现,具有较重ibd症状的患者更可能发生骨折。无症状ibd患者发生骨折的可能率(or)为1.02(0.90-1.17),仅具有一项症状的患者为1.66(1.14-1.96),具有两项以上症状的患者为1.74(1.43-12.12)。vanstaa博士还称,“最明显的机制是应用了治疗重度ibd的口服皮质激素。我们发现,口服皮质激素的患者发生骨折的危险性增加。”在校正口服皮质激素后,ibd患者发生髋骨骨折的or由1.10(1.00-1.20)变为1.46(1.04-2.04)。研究显示,口服皮质激素是ibd患者骨折危险性增加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并不是唯一的解释。vanstaa博士称,“虽然我们在本研究中无法检测,但其它原因还可能包括食物营养差。”
骨折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尾骨骨折

确诊尾骨骨折之后,如果骨折没有明显移位的话,或者经过复位之后,位置良好的话,主要是通过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治疗。尾骨骨折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受伤的部位出现疼痛严重,按压的时候疼痛加重,活动功能受限症状。当然如果要确诊的话,还是需要进行X片等相关的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尾骨骨折一般以保守治疗为主,轻度患者可以通过指诊的方式来复位,如果是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还要进行内固定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平时生活中要避免久坐,注意劳逸结合,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有些患者常因尾部无疼痛,不喜欢坐位姿势,躺卧休息的是不具有支撑或保护脏器功能。尾部骨折和脱位明显多于骶骨骨折,尤其以女性为主,常见于生活和运动中。尾骨是退化后遗留的一段骨性结构,建议最好去正规医院检查一下。

史密斯骨折

Smith骨折是一种肱骨骨折,主要形成于骨折后的手掌、桡骨远端,特别是远端骨折(靠近手腕关节处)的掌面,合并(或不合并)踝关节脱位和尺突骨折。由于外力或其它原因,关节各骨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协调关系,导致关节不能正常活动。当病人跌倒在地上时,手腕弯曲和手背落在地上,导致桡骨远端反向传导,称为Smith骨折。如果出现移位,需要及时手术复位,复位后继续夹板固定保守治疗。也叫做反colles骨折,因为colles骨折,叫做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对于smith骨折主要是由于外界暴力因素引起,患者跌倒是手背着地,所以说,他导致的畸形同colles骨折相反,colles骨折是导致桡骨远端向桡背侧移位,smith骨折是导致向掌桡侧移位,那么通过x线检查可以进行明确的诊断,一旦诊断之后,必须及时去骨科进行就诊。如果患者症状轻微并没有波及到关节面,可以进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四周,如果患者损伤波及到关节面,那么可以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锁骨骨折治疗后再次骨折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锁骨骨折治疗后发生再次骨折的这种情况是比较少见的。因为锁骨骨折如果是外固定的话,这种骨折如果没有明显的外伤是不会出现的。有的内固定可以做到良好的骨折断端的固定,所以锁骨骨折术后再骨折率发生率会很低。第一、除非是我们在骨折拆除内固定以后,这一段时间锁骨有一定的生物力学的脆弱期。锁骨上本身有很多钉眼、锁骨骨折钢板,在钢板和骨质之间有些造成的局部的骨质的力量的下降,会造成锁骨骨折术后的再骨折。第二、有一些病人锁骨骨折之前可能就是病理性骨折,我们其实并没有发现,比如说是它是一个肿瘤引起的,一个微小的损伤就会造成骨折,但是术前并没有明确诊断。因为好多转移性瘤,在临床中发现不了原发灶的,只是在继发灶也就是转移到锁骨上,锁骨出现骨折了。在临床上这种肿瘤的病理性骨折,如果上了钢板以后,它会在后期由于原发病的继续进展造成的再一次骨折。一般情况发生这种骨折的情况后,我们要鉴别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然后可能会拆除原有的内固定,进行再一次固定,进行治疗锁骨骨折术后的再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