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肩周炎好发于50岁左右的人群

生活中大家应该都听说过50肩或者漏肩风的说法,其实这说的都是肩周炎。因为肩周炎患者中主要是以50左右的人比较多,所以才有了这样的说法。但是这也都是人们自己猜想的说法,不知是否正确。下面就为大家讲解一下为什么肩周炎好发于50岁左右的人群,希望大家自己阅读。

在中医古代文献《黄帝内经》中记载:“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形坏而无子也。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意思是说女子在七七四十九岁左右,男子在七八五十六岁左右时,是人体功能由强壮转向衰退的转折阶段。

中医观察人类生长发育的经验认为,在50岁左右时,人体的生理功能常突发性减退,出现肝肾亏损精血虚少而筋骨失养,这就形成了易患肩周炎的内在因素。

现代研究认为,人类的生长、发育、衰退和死亡是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在50岁左右时,正是人类生命周期由壮年向老年退化的阶段,在此阶段,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性腺功能明显减退,由此极易产生心理上和生理上的不适应,即出现所谓的“更年期综合征”。一方面由于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失调,必然会影响血管运动功能和新陈代谢;另一方面,从生理学的角度看,此阶段人体各个系统的组织细胞老化和退化,在运动系统则突出表现为骨质疏松,筋肉松弛无力。由于中老年后,体质渐衰,体力活动减少,肩部运动量小,又由于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的影响,使血液循环减慢,部分毛细血管网关闭,血液供应差,导致肩部软组织新陈代谢减退,出现退行性变。此时再有任何伤害性刺激作用于肩部,均可导致泛发性的炎症和变性,出现炎性渗出,纤维组织增生和导致组织间粘连,进一步继发疼痛性挛缩或废用性萎缩,表现为肩臂活动受限和肌肉萎缩。

从临床观察看,并不是所有的人到50岁左右都会患肩周炎,说明只有具备一定的内外因条件,才能引起患病。这些条件可能包括既往有肩部的急性扭挫伤病史,或者肩臂部的慢性疲劳性损伤的病史,或者肩臂部经常受风寒湿侵袭的病史等。此外某些非体力劳动者肩臂劳动量及活动量小,肌肉不发达,在老年性退行性变,肌肉、韧带和骨关节功能低下的情况下,即使无明显诱因,也易发生肩周炎。

通过阅读以上文章,大家应该也清楚了为什么肩周炎会多发于50岁左右的人群。但是小编也提醒大家,肩周炎是一种多发疾病,当然不只是50岁左右的人才会得,年轻人也是会患有肩周炎的,所以大家都应该做好该疾病的预防。

肩周炎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肩周炎用药

对于肩周炎的药物治疗,可分为内服和外用两大类,内服药既有西药等消炎镇痛的药,如去痛片、芬必得等,来缓解疼痛,亦可内服活血化瘀、活络止痛作用的中药汤剂,如应用桑枝、红花等等。而外用药也较多,即可采用液状或膏状的制剂,如云南白药膏、云南白药喷雾剂或扶他林乳膏等,涂抹局部以活络止痛,也可采用活络止痛的中药做成药包热敷局部。当然,还可以应用各种膏药,如奇正、止痛膏等进行局部穴位贴敷。

预防肩周炎

肩周炎的预防,主要是针对它的病因。首先,我们要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所以局部的保暖非常重要。第二,要避免痰饮,要适当地运动,饮食要以清淡为主,不要吃香辣、油腻、肥厚的不好消化的食物。第三,要培补人体的元气,运动可使我们的元气充盈,灸疗也可以培补我们的元气,适宜地活动,没有过度的劳累,都可以保证我们元气的充盈来预防肩周炎。第四,我们运动的时候不要过力用伤,过度的应用我们的肢体关节,中医讲“病起过用”,用得多就坏得快,身体在衰弱的时候容易受外邪,多个因素加起来就成了病。

肩周炎特效药

肩周炎的治疗没有特效药,不是能够应用一种药物可以完全恢复正常。肩周炎的治疗是一种系统的治疗,分为两种:1、外伤性肩周炎,是由于损伤所导致的肩周出现无菌性炎症病灶,这种情况要让肩关节充分的休息才能正常恢复,如果继续活动,会导致肩周的损伤进一步加重,通常采取三角巾前臂悬吊的方式,能够让肌肉充分的休息,大约在悬吊两周左右的时间炎症基本消除,这时再进行肩关节的屈伸以及抬高锻炼,包括前屈、后伸、外展和内收。2、粘连性肩周炎,这种情况是由于肩周形成无菌性炎症病灶之后,周围的组织出现粘连,粘连的情况出现之后,必须要积极的肩关节康复锻炼,比如在进行前屈和后伸锻炼的时候,要手握一瓶矿泉水,进行上肢的前后摆动,通过重物的惯性,能够带动整个上肢进行活动,主动和被动锻炼都能结合好,就能增加肩关节前屈和后伸的功能恢复,在练习外展的时候,要站在墙一侧,手掌放在墙上,手指往上爬,每天都比前一天爬到高度有所增长,时间长了之后,肩关节的外展功能就得到明显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