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的针灸治疗

现在各种各样的广告,说的都神通广大。让人们很迷茫不知道如何去选择。现在出现了一种新的治疗方式:针灸。效果怎么样呢?作为一种新兴的方式还没有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大家来研究一下针灸的方式和疗效。真的那么管用吗。

胆囊内结石突然梗阻或嵌顿胆囊管是导致急性胆囊炎的常见原因,胆囊管扭转、狭窄和胆道蛔虫或胆道肿瘤阻塞亦可引起急性胆囊炎。此外,增龄老化过程中,胆囊壁逐渐变得肥厚或萎缩,收缩功能减退,造成胆汁淤滞、浓缩并形成胆酸盐;胆总管末端及Oddi括约肌变得松弛,容易发生逆行性感染;全身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粘滞度增加可加重胆囊动脉缺血。

(1)体针:取胆俞、肝俞、日月、阳陵泉、胆囊穴、期门、太冲。气郁证加行间;湿热证加足三里、阴陵泉;毒热证加人中、大椎、内关;绞痛者加合谷、郄门;黄疸者加至阴穴;呕吐者加内关;发热者加大椎、曲池。根据病情每次可取3~5穴。用毫针强刺激,均用泻法。每穴持续运针3~5分钟,留针20~30分钟,隔5分钟行针1次,每日1~2穴。胆俞、肝俞均向椎体斜刺2.6~3.3cm,阳陵泉直刺5.0~6.6cm,期门、日月均斜刺1.7cm,太冲向足心斜刺5.0~6.6cm,胆囊穴直刺5.0~6.6cm。

(2)耳针:取耳部胰、胆、肝、十二指肠、神门、交感、三焦等穴。黄疸者加肾上腺、内分泌;腹胀者加脾、胃、贲门;恶心呕吐者加食道、枕。每次选反应敏感穴3~5个,用短毫针强刺激,持续捻转,以病人能忍受为度;留针30~50分钟,间歇行针,每日1次。

(3)电针:取右胆俞(接阴极)、胆囊穴或日月,或中脘,或梁门,或太冲(接阳极),进针得气后连接针麻仪,用可调波,刺激由弱渐强,以能耐受为度;每日2~3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

以上就是我们介绍的,针灸的常见方式。它的原理不同掌握的方式和药量也不同。大家一定要认真的观看,铭记在心里,这样才能更好的运用。如果遇到范有胆囊炎,一定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以免耽误病情错过最好的治疗时机。

胆囊炎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区别

急性和慢性胆囊炎的区别有以下几点:1.急性胆囊炎是一个急性发作过程,患者暴饮暴食、喝酒、吃了一些油腻的食物后突然出现恶心、呕吐、右上腹痛的表现,发病比较急,慢性胆囊炎发病是一个慢性过程,患者会间断出现右上腹痛的表现,与饮食不规律有关。2.急性胆囊炎治疗周期短,及时治疗后患者很快会恢复,慢性胆囊炎治疗时间相对较长。3.急性胆囊炎一般需要给予抗感染治疗,需要静点一些消炎药,比如头孢类药物、莫西沙星等,慢性胆囊炎一般不需要抗感染治疗,常规的消炎利胆治疗就可以。4.慢性胆囊炎常常合并其它胆囊疾病,比如胆囊息肉、胆囊结石,必要时需要手术治疗。

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区别

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通常是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情的缓急来区分的,如果患者突然出现右上腹疼痛、疼痛的性质非常剧烈、伴有背部或者右侧肩胛部疼痛、出现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称为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患者出现右上腹或者上腹部隐痛、涨痛,疼痛时间比较长、有可能几个月时间,也有可能几年的时间,诊断明确之后也建议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行超声检查的时候胆囊肿大、内部有可能有结石、胆囊壁有炎症、周围有可能有渗出等等,通常需要到医院来及时的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区别

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的区别非常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两者的症状是不一样的。急性胆囊炎腹痛比较剧烈,常常伴有恶心,呕吐以及发烧。慢性胆囊炎腹痛比较轻微,可以伴有恶心,嗳气。第二,两者的体征也是不一样的。急性胆囊炎会出现明显的右上腹压痛,反跳痛以及肝区叩击痛,有的时候会合并肌肉紧张。慢性胆囊炎主要是表现为右上腹压痛,一般没有反跳痛和肌紧张,没有肝区叩击痛。最后,急性胆囊炎如果行B超检查可以发现胆囊增大,胆囊周围有渗出。而慢性胆囊炎一般表现为胆囊壁增厚,周围没有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