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五脏养生 护肝先养血

虽然已过立春,但天气仍较为寒湿。医生提醒,身体正处于慢慢回升阳气、舒张的时候,尽管天气寒湿,也不能“放开胸怀”进食煎炸、火锅等一些上火的食物。春属木,根据五行与五脏的对应,肝又对应着木,因此养生与春天需相适应,应以护肝为主。过食上火的时候,让肝火更为旺盛,人的情绪波动大不利于健康。

护肝先养血养血需休息

人们注重以“吃”来养生,却忽略了养生最根本的“休息”。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医师蒋敏玲指出,因工作生活节奏的不规律,晚睡成了健康的隐形杀手。从中医上说,气血是人活力的来源,其中肝藏血,在凌晨1~3时是它的休息时间,如果人不休息,脏腑也会负荷过重,影响了气血的生化。

此外,用眼过度也会对肝造成伤害。建议眼睛对着电脑45分钟后,闭目养神5分钟。泡一杯枸杞菊花茶饮用可改善眼累干涩的情况。

吃肝可补肝“三高”需谨慎

民间流传着“以形补形”的说法。张女士对此表达了自己的疑问,既然春日要护肝,能否多吃猪肝鸭肝来养护肝脏呢?广西名中医邱全表示,中医确实也有以形补形的说法,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多吃肝脏。

邱全指出,如今患“三高”的人较多,而肝脏本身的胆固醇含量比较高,这种情况下,“三高”的患者就不适合吃肝养肝了,因为肝脏会使高血脂血压增高。

黄女士因无法适应已经入春后仍寒湿的气候,以火锅、煎饼等热乎乎的食物为主,不料,很少上火的她连吃了三日后开始牙龈肿痛。无独有偶,近日来,医院中医科里多了不少高血压、脾胃病、咽喉疼痛的患者。蒋敏玲说,入春后,从中医上说,就到了护肝的季节,但由于桂林天气仍较为寒湿,不少市民仍喜食火锅、煎炸食物等“上火”食物,造成肝气更旺盛。

中医强调要顺势而为,在春天阳气生发的时候,如果不遵循规律来养生,体内的阳气就会被抑制,气机不畅,各种邪气乘虚而入,再加上饮食不当,容易“上火”,出现眼睛红肿疼痛,咽喉肿痛,牙龈出血肿痛,大便干燥等。

另一方面,据邱全介绍,木需要土来供养,五行中,脾胃属土,肝主疏泄属木,因为饮食不当,边吃热乎的食物边饮用饮料容易造成脾胃不适,这时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使人易怒,情绪起伏大,因此,不少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随情绪而起伏。

少吃酸食宜吃淮山大枣

邱全建议,如想暖和身体,火锅的锅底可以以菌汤为主,或者熬制百合老鸭汤,养阴护肝。从五味与五脏的关系看,酸入肝,当肝的功能旺盛,如果再多吃些酸味食品,肝气更加旺盛,会导致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影响人体健康。因此要少吃酸味食品,以防肝气过盛。春季宜吃甜品食物,以健脾胃之气,如大枣,性味平和,可以滋养血脉,强健脾胃。山药也是春季饮食佳品,有健脾益气、滋肺养阴、补肾固精的作用。

除了饮食,一些养生保健方法也有不错的效果。对于老年人,保暖最重要。桂林市意喜养生堂堂主周意喜解释,老年人裹藏了一个冬季,初春散发阳气又遇湿寒,阳气不如青壮年,内热外冷的时候需要补充更多的热量。

他建议晚上泡脚时,放入一些姜蓉,增补阳气(能量)。蒋敏玲建议不妨多拍打肝胆经,按揉足三里。拍打肝胆经方法是:手握拳沿着大腿外侧稍用力有节奏地拍打。

肝火犯肺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肾虚肝火旺盛的症状

常见的症状有目干涩、视力下降、脱发耳鸣、潮热盗汗、五心发热、大便干结,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右胁肋部位,也就是肝区的隐隐疼痛,会出现腰膝酸软,男性会出现遗精、女性会出现月经量少,月经颜色暗红等。根据您提供的问题初步分析如下,肾虚肝火旺,通常都是因为肝肾阴虚而引起的肝火旺,这是一种虚火。肾虚肝火旺盛首先要判断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如果是肾阴虚的患者,身体会出现舌红少苔,口鼻干燥,手五心烦热,盗汗等症状。肝火旺盛也会导致视物模糊、眼红、眼干,严重的还会有牙龈浮肿、便秘等症状出现。根据你的情况不好说一定是这种症状,但是肾虚肝火旺盛的人容易上火并且通常容易疲乏,还会出现比如说失眠,口干舌燥,女性还会出现情绪的易怒和烦躁,同时还会出现比如说午后的潮热,舌象方面会出现舌偏红和舌苔的偏少等等症状。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同仁堂去肝火的中成药

牛黄清心丸是同仁堂制药厂生产的中成药,口服能消除肝火,效果非常好。它不仅能调和营火、齐威血,还能清心解热,对肝火、心火、胃火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经常加班熬夜就会损伤人体的阴液会引起阴虚火旺,肝火旺盛,而且不注意饮食,或者长时间饮酒会导致症状更加严重。可以配合清肝火的中药调理,比如龙胆泻肝丸,一贯煎,复方益肝丸,具体用药谨遵医嘱。在用药物调理治疗疾病时,患者要注意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类的食物,避免进食油腻性较大的食物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患者不要吸烟饮酒,不要熬夜,宜合理饮食。临床上常用清肝火,同仁堂的药物有清肝丸,龙胆泻肝丸,柴胡疏肝丸等药物都有去除肝火的作用。

同仁堂去肝火的中成药

其中龙胆泻肝丸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一种中成药,具有清肝泻火的作用,可以用于肝经湿热或者是肝胆有火的症候。临床上清肝火的中成药比较多,比如龙胆泻肝丸,黄连羊肝丸,加味逍遥丸,清脑降压片,天麻钩藤颗粒、牛黄降压丸等。平时患者要注意饮食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这些中药主要是具有清肝火、明目等疗效,可以用于治疗肝火旺盛引起的头痛头晕,眼干眼涩,口苦咽干等症状。上述中药药性相对都比较寒凉,最好是在医生的辨证论治指导下,选用恰当的药物进行调理,同时治疗中要中病即止,不要长期服用,以免损伤人体的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