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脊柱裂如何护理

很多疾病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脊柱裂就是其中的一种,由于脊柱裂是一种复杂的病症所以治愈的周期会较长,在此期间家长一定要做好孩子的工作,时刻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脊柱裂的护理方法有哪些?希望能帮助更多的患者早日康复。

一、术前护理

1本组均为幼小儿,家属大都缺乏对本病的认知,焦虑且对治疗缺乏信心。首先必须对家属作好指导宣教,使其了解早期手术能防止致残,达到治愈的效果,建立信心,并交待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取得家属的合作,有利于治疗、护理的顺利开展。

2患儿卧位时取侧卧或俯卧,需要平卧时,可在囊肿的上方和下方使用海绵垫,使囊肿悬空。搬动患儿时,须一手扎肩颈,一手托臀部,避免囊肿受压,防止溃破。

3须做好大小便护理。部分患儿排便障碍是由于脊髓受压或粘连所致。而大部分患儿囊肿位于骸尾部,与会阴部接近,年幼又不能自行表达便意,须及时清理大小便,勿使浸污囊肿表面皮肤,防止破溃或湿疹。

4保持囊肿及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备皮要彻底,婴幼儿皮肤娇嫩,且不合作,动作应轻柔细致,避免皮肤损伤。其中一患儿出生即囊肿皮肤破溃,我们用无菌敷料覆盖创面,保持局部清洁,防止感染,并立即完善各项术前准备,紧急手术。

二、术后护理

1体位返回病房后.设专人护理,术后2-3天取俯卧位,头偏向一侧,也可用小枕垫高前额,露出鼻部,保持呼吸道通畅。

2建立特别护理记录单,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部分小儿出现高热,高热对小儿影响较大,须及时降温。一般采用酒精擦浴或冰袋等物理降温。其中1例脑脊液漏患儿,术后体温持续高达39℃以上,物理降温效果不佳,遵医嘱予以地塞米松2mg静推两次后退热。

3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及时更换伤口敷料,保持局部清洁于燥,按时给予抗菌消炎药,预防术后感染。

4作好大小便护理,术后神经已解除压迫或粘连,排便障碍主要是由于手术中牵拉刺激脊髓所致.可逐渐恢复。、须及时清埋大小便,防止污染伤口。

三、并发症的观察和护埋

1脑脊液漏:本组发生术后脑脊液漏2例,采用俯卧位,避免伤口受压,使引梳通畅,及时更换敷料,加强抗炎,减轻感染,严密观察并记录外漏液色、量、性状,补液以促进脑脊液生成。1例经再次修补术后治愈,1例采用保守治疗,经精心护理,脑脊液外漏逐渐减少而自愈。

2伤口感染:术后1例发生伤口感染,及时换药,保持伤口及周围皮肤清洁干燥,作细菌培养,子敏感抗生素治疗,伤口愈合良好。

综上所述是关于新生儿脊柱裂的护理方法,相信大家已经对此有了详细的了解,如果孩子患有脊柱裂,家长一定要多关照孩子,多与孩子交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有勇气敢于同病魔作斗争,要相信科学的疗法是一定能够战胜疾病的,祝小朋友们快乐成长,没有烦恼。

小儿脊柱裂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隐形脊柱裂是哪里裂

临床中隐性脊柱裂是不能自愈的,隐性脊柱裂是一种先天性的发育畸形表现,但是通常不引起临床症状。脊柱是由脊椎组成,脊柱位于身体正中,脊柱有颈椎7个、胸椎12个、腰椎5个、5个骶椎融合成一个骶骨,还有3-5个尾椎组成尾骨,任何部位的椎体之间的椎板或神经管闭合不全就会出现脊柱裂。患者可以采用一些对症干预的方法来减轻症状,比如口服药物,局部的理疗,推拿手法,针灸等手段,综合干预能够很好的减轻疼痛,改善循环,提升椎体的稳定性,改善活动功能,会有很好的效果。

脊柱裂是什么症状

脊柱裂是由于先天性因素导致的椎管闭合不全,同时存在着脊膜、脊髓、神经向椎板切除膨出称之为脊柱裂。对于脊柱裂这种疾病,病因目前还不是非常明确,多发生在脊柱背侧的中线部位,以腰骶段最为常见。症状主要包括:第一、是局部包块,婴儿在出生的时候,在背部中线的颈胸腰段可以发现一个囊性肿物;第二、如果同时合并脊髓和神经的膨出,会有阶段性的神经症状通常包括,畸形的下肢、肌肉萎缩、下肢不等长,另外还有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胎儿开放性脊柱裂

胎儿脊柱裂的诊断主要依靠超声诊断,脊柱裂主要超声声像图特点:病变部位后方的强回声线连续性中断;开放性脊柱裂时胎儿典型颅脑声像改变包括香蕉小脑征、柠檬头征、颅后窝池消失、脑室扩大和脑积水等。脊椎三角形骨化中心失去正常形态,位于后方的两个椎弓骨化中心向后方开放呈“V”型或“U”型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