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眼部烧伤的临床表现

由于酸碱广泛用于工业及日常生活中,所以酸碱造成眼部烧伤颇为常见。

1、酸烧伤:酸性物质对眼的损伤称为酸烧伤(acidburns)。酸性物质分有机酸与无机酸两大类,溶于水、不溶于脂肪。酸性物质易为角膜上皮所阻止,因角膜结膜上皮是嗜脂肪性组织,但高浓度酸与组织接触后,使组织蛋白凝固坏死,形成痂膜,可阻止剩余的酸继续向深层渗透,无机酸分子小,结构简单,活动性强,容易渗入组织。因此无机酸所致的组织损伤较有机酸为重。

酸烧伤的创面较浅,边界清楚,坏死组织较易脱落和修复。浓硫酸吸水性强,可使有机物变成炭呈黑色,硝酸创面初为黄色,后转变为黄褐色;盐酸腐蚀性较差,亦呈黄褐色。有机酸中以三氯醋酸的腐蚀性最强,可使组织呈白色坏死。

2、碱烧伤:在眼部化学伤中,碱烧伤(alkalineburns)发展快,病程长,并发症多,预后不良。

常见的碱性物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铵(氨水)和硅酸钠(泡花碱)等。

⑴碱对眼组织损伤机制:碱能与细胞结核中的脂类发生皂化反应,同时又与组织蛋白形成可溶于水的碱性蛋白,形成的化合物具有双相溶解性;既能水溶又能脂溶,因之破坏了角膜上皮屏障,并很快穿透眼球的各层组织。碱进入细胞后,ph值迅速升高,使碱性物质与细胞成分形成的化合物更易溶解。而且在碱性环境中有利于细胞膜脂类的乳化,进而导致细胞膜的破坏。

碱性细胞蛋白有很强的作用,能毁坏细胞的酶和结构蛋白,轻的碱烧伤影响酶蛋白,使细胞的生命过程受到抑制;重的碱烧伤可直接破坏细胞结核蛋白,迅速导致组织广泛凝固坏死。碱性化合物常发生角膜缘血管网的血栓形成和坏死,严重地影响角膜营养降低角膜的抵抗力,而易继发感染,使之发生溃疡或穿孔。

⑵碱烧伤的生化改变:正常人角膜上皮无胶原酶,但碱烧伤的角膜上皮和其它原因所致的角膜溃疡组织中含有大量胶原酶,能消化分解胶原。碱烧伤后的第2周至2月是角膜胶原酶释放的高峰期,易形成溃疡穿孔,皮质类固醇能增强胶原酶的溶解作用,故此期应禁用此类药物滴眼。

碱烧伤后房水中的前列腺素含量显著增高使局部血管扩张,毛细血管网充血,血流量增加,眼压升高。其症状颇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碱烧伤后可使眼组织内抗坏血酸、核黄素及葡萄糖含量减低,影响组织的正常代谢。

⑶临床及病理过程:碱烧伤常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病理过程

眼外伤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眼外伤什么情况需要摘除眼球

目前眼科医生对眼外伤的眼球摘除都比较慎重,一般除非眼球的内容物基本都流失了,眼球只剩下一个眼球壁,就像一个水球,里面的水都流没了,只剩下了一个皮,这种情况眼球没有保留价值,才可以考虑眼球摘除。但是一般也保留眼球壁,以方便植入义眼,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都是尽可能的修复,即使不能保留一点视力,也会为了美观,尽量保留眼球,或方便后期佩戴义眼,眼外伤不仅可以导致患者失明,而且还可以造成眼球萎缩,眼球变小,要根据眼外伤的严重程度,进行不同的干预,如果患者已经失明,没有视力,再提高的希望,眼球也已经萎缩,只有在外观上进行改善,患者可以做一个义眼,满足外观的要求,假如还有视力,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眼外伤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眼外伤后避免对眼球施加任何压力,以免导致眼睛二次损伤。对眼部化学性烧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冲洗后,立即送医院救治,伤后应注意眼睛卫生,尽量降低感染风险,轻微的眼外伤不影响视力,可能很快就会好了。严重的眼外伤,可能眼球破裂,甚至失明,也可能出现眼球萎缩,会引起视力丧失,而且这种情况,都是突然发生的患者和家属的心理,都是很难接受的。要考虑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时候患者的心理护理,就非常重要,还有的眼外伤手术后,可能需要二次、三次、甚至更多次的手术,要与患者及家属,做好详细的沟通,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眼睛里进了异物必须要注意哪些事情

眼睛里进入异物,首先要到医院就诊,不要自行揉眼。如果自行揉眼,异物不可能自行掉出来,还可能加重损伤的程度。及时到医院就诊,可以在表麻下异物剔除,然后再用点消炎药预防感染。特别是遇到敲击伤,进入异物以后,一定到医院检查。砂砾或者是铁屑有可能进入角膜也有可能进入球内,一定是要检查,根据损伤的情况排除球内异物,减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