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疾病,有一些疾病也会使黄疸指数过高,造成孩子的不舒服,甚至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家长们一定不要忽视了新生儿黄疸的发生,要及时的进行观察黄疸异常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那么,新生儿黄疸的检查项目都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胆红素检测

是新生儿黄疸诊断的重要指标,可采取静脉血或微量血方法测定血清胆红素浓度(TSB)。经皮测胆红素仪为无创的检测方法,操作便捷,经皮胆红素值(TcB)与微量血胆红素值相关性良好,由于此法受测定部位皮肤厚薄与肤色的影响,可能会误导黄疸情况,可作为筛查用,一旦达到一定的界限值,需检测血清血胆红素。

2.其他辅助检查

(1)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有核红细胞在新生儿黄疸时必须常规检查,有助于新生儿溶血病的筛查。有溶血病时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减低,网织红细胞增多。

(2)血型包括父、母及新生儿的血型(ABO和Rh系统),特别是可疑新生儿溶血病时,非常重要。必要时进一步作血清特异型抗体检查以助确诊。

(3)红细胞脆性试验怀疑黄疸由于溶血引起,但又排除血型不合溶血病,可做本试验。若脆性增高,考虑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症等。若脆性降低,可见于地中海贫血等血红蛋白病。

(4)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正常>75%,G-6PD缺陷者此值减低,须进一步查G-6PD活性测定,以明确诊断。

(5)血、尿、脑脊液培养,血清特异性抗体,C反应蛋白及血沉检查疑为感染所致黄疸,应做血、尿、脑脊液培养,血清特异性抗体,C反应蛋白及血沉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或降低,有中毒颗粒及核左移。

(6)肝功能检查测血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是反映肝细胞损害较为敏感的方法,碱性磷酸酶在肝内胆道梗阻或有炎症时均可升高。

(7)超声腹部B超为无损伤性诊断技术,特别适用于新生儿。胆道系统疾病时,如胆管囊肿、胆管扩张、胆结石、胆道闭锁,胆囊缺如等都可显示病变情况。

(8)听、视功能电生理检查包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可用于评价听觉传导神经通道功能状态,早期预测胆红素毒性所致脑损伤,有助于暂时性或亚临床胆红素神经性中毒症的诊断。

通过上述介绍新生儿黄疸的检查知识,相信家长朋友们应该都有所了解和认识了。新生儿黄疸过高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发生,但绝大部分的新生儿黄疸还是能够恢复健康而没有后遗症的。做好患儿各方面检查,一旦黄疸异常,要及时进行就医,避免加重病情,导致严重的后果发生。

新生儿黄疸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新生儿黄疸葡萄糖

新生儿黄疸吃葡萄糖是没有多大效果的,而且宝宝是第一天就出现黄疸,考虑病理性黄疸的可能性大,而且还可能是由于溶血导致的黄疸,需要及时进行蓝光照射治疗,必要时还需要进行换血治疗,需要根据血液中的胆红素含量以及是否发生贫血有很大的关系。还需要加强喂养,促进胆红素的排泄。新生儿喝葡萄糖水有利于生理性黄疸消退,但对于病理性黄疸没有治疗的作用。

新生儿黄疸原因

造成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比较多,一是新生儿在宫内的时候就可能处于一种缺氧的状态,因此在出生以后红细胞的破坏增多,从而造成胆红素增多形成黄疸。二是在宝宝出生以后肝脏功能较差,因此很容易造成酸中毒导致胆红素的增加。新生儿患黄疸与孕期母体饮食不当或接触有害物质、服用特殊药物以及孩子先天性胆红素排泄障碍、胆管受阻、红细胞异常等因素有关。对于这种疾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肝功能检查、服用保肝药物以及蓝光箱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高可能是因为生理性的增高造成的,多出现在孩子出生后的一周左右,可以自行消退,但是也可能是溶血疾病造成的黄疸升高,或者是孩子存在肝脏功能疾病导致,需要进一步检查,采取蓝光照射,促进黄疸的消退。

新生儿黄疸值

第三天不超过15mg/dl,若是超过正常范围就需要进行照蓝光治疗;新生儿的黄疸指数,在出生后24小时之内应该不超过6mg/dl;很多孩子在出生之后会出现皮肤颜色异常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您不用过于担心,后续会逐渐消退。新生儿的黄疸标准值为12,当宝宝的黄疸值超过12,就表示宝宝目前的身体不健康,可能患了病理性黄疸。如果是足月的新生儿,一般在出生以后的第一天的黄疸数值应该小于等于6mg/dL,然后第二天的黄疸数值应该小于等于9mg/dL,第三天的黄疸数值应该是小于等于12mg/dL,第四天黄疸数值会是小于等于15mg/dL,属于生理性黄疸,通常会慢慢自行消退。新生儿黄疸指数多少,主要与新生儿的年龄、体重以及是否足月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