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眼压症应该做哪些检查?


无特殊实验室检查。

1.视盘杯盘比值(cup/discratio,C/D)长期以来是临床上描述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的最常用指标。正常眼底C/D值大多不超过0.4,如果达0.6以上,或两眼的C/D差值超过0.2,应引起重视。定期随访发现视盘凹陷进行性加深扩大,则更有青光眼的诊断意义。但一般在视盘凹陷明显改变之前,细致的检查会发现相关的青光眼损害体征。此外,正常人群中视盘的生理性大杯凹比率为5%~10%,因此C/D值已不再作为有效的早期青光眼诊断特异性体征。

2.视野检查传统的视野检查如Goldmann视野仪、弧形视野计等是属于动态视野的定性检查,已难以用作早期青光眼的诊断。目前针对早期青光眼的视野检查主要是阈值定量检测的静态视野,即测出视野中每点的实际敏感度,可以监测到微小的变化,并做出统计学概率判断。视野检查属于一种主观检查,即心理物理学检查,可受多项因素的干扰,因此分析结果时应考虑到患者的配合程度、视野检查的可靠性参数,排除其他伪象,并结合眼压和眼底的形态来做综合分析判断。视野损害也可见于其他眼病和神经系统、血管系统等疾病。此外,目前现有的临床视野检查方法需视神经纤维受损达一定程度后方能检测出,虽然其诊断青光眼的特异性要高于眼底的形态学改变,但敏感性却不如眼底形态变化。因此当一时难以判断是否存在视野损害时,可作定期的随访检查,对比分析视野变化,不要单独依据一次视野检查就排除或确定早期青光眼的诊断。

3.其他视功能检查除了视野损害以外,青光眼的早期还可有其他视功能的异常,包括:①空间/时间对比敏感度下降;②辨色力下降,尤其是蓝、黄色觉受累较早、较重;③电生理中图形ERG振幅下降、图形VEP峰潜时延迟等。近年来的倍频视野(FDP)、短波长视野(SWAP)检查和多焦电生理(MERG)等对青光眼的早期视功能评价初显优势,期望能够更早地发现特征性的青光眼性视功能损害。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高眼压症还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都是双侧性的,两眼的诊断应该一致,但允许存在程度的差异。如果一眼已有明确的青光眼性视盘和(或)视野损害,另一眼即使只有眼压升高而未出现视盘或视野的损害,也应诊断为青光眼而不是高眼压症。

高眼压症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高眼压症病因

高眼压症,分为生理性原因及病理性原因。正常人的眼压范围为10到21,这是一个波动范围差,不同的时间段会有不同的眼压值,但总体范围仅为10到21。如果检测出超出这个范围,则考虑为眼压的异常,需要进行鉴别诊断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首先可以测一下角膜厚度,如为生理性的角膜增厚,测出来的眼压也会偏高,此为生理性的眼压高;如果经过检测发现眼压高于正常值,可进行24小时眼压监测,判断是否有青光眼的可能性并进行青光眼的相关检查,如视野的检查、视神经纤维层厚度的检查以及视盘的形态分析。

眼压高怎么回事

那么有一些眼压高的不是那么多的情况下,也有可能是因为误差导致的,比如说你的眼角膜比较厚或者说测量眼压的设备有那么一些误差,也有一些情况就是检查的时候比较紧张、或者说憋气、瞪眼这种情况都有可能导致眼压偏高。如果出现眼压高,那么导致眼压高的原因还是非常多的。

眼压高怎么回事

眼压也就是眼内压,是指眼球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壁以及内容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压力,正常情况下人们的眼压值是10到21毫米汞柱,那么如果患者出现眼压高,首先我们要考虑患者是否出现了青光眼的可能,青光眼是眼科临床上一个非常常见的疾病,一般来说,患者得青光眼,最主要的病理表现就是患者出现病理性的眼压升高,同时伴有视野缺损,以及视神经损害。那么患者如果出现眼压高,首先我建议患者应该全面系统的检查,包括检查患者的房角视野,那么通常来说还可以进行UBM以及octa的检查,通过这些检查,我们要明确患者是否有青光眼这个疾病,那么如果有青光眼的话,应该根据患者的青光眼类型,采取对症的降眼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