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部无菌性炎症的病理特点

肩周炎的无菌性炎症主要与老年性退行性变有关,与慢性疲劳性损伤有关,与风寒湿侵袭有关,与慢性及急性扭挫伤有关,与肩臂废用性退行性变有关。以上因素既可能是肩周炎的致病因素,也可能是其诱发因素。

在肩关节周围分布着层次复杂的软组织结构,患了肩周炎以后,不同组织,损伤程度不同,其病理变化各不相同;而相同组织,若致病因素不同或诱发因素不同,在早期的病理表现也不相同,但最终仍然是按着变质、渗出和增生三种基本病理过程变化和发展。

肩周炎久治无效的原因

观察急性扭挫伤等机械性损伤的病理变化,出血是极为常见的,所有有血管分布的活组织的机械性损伤都可发生出血。血液从受损伤的血管处流出,直到因血管收缩、血管内外压力变为相等和凝血而使血流停止。因出血引起组织肿胀,会产生牵张性疼痛,出血后,组织间隙内积血可引起继发性水肿,因而产生更大范围的疼痛。因外溢的出血未能得到清除,红细胞在原位被破坏,局部将在机械性损害基础上合并化学性损伤。出血部位红细胞被破坏后,氧合血红蛋白(蛋白补充产品,蛋白补充资讯)被还原,受伤组织的颜色从红色变为紫色或蓝色。

在小量出血的情况下,无论是红细胞被吞噬细胞所吞噬和从受伤部位被带走,或是在该部位的破坏物被淋巴液迅速带走,都不会发生明显的色泽改变。如果出血量较多时,该处发生溶血后,铁从血红蛋白分离出来,随后血红蛋白又转变为胆红素、胆绿素,局部出现从黄、绿到棕色的色泽变化。除了这些颜色改变外,有两种血红蛋白的结晶衍生物可在显微镜下被看到,即胆红素和含铁血黄素。

损伤组织的最早炎症改变之一是细胞和组织裂解以及蛋白质降解后,释放或激活某些酶而产生某些活性物质,如组织胺、5-羟色胺、激肽类以及白细胞诱导素和胰舒血管素等。肥大细胞常沿着毛细血管和小静脉积聚,并且邻近内皮细胞,当组织、细胞损伤时,肥大细胞立即释放细胞内的组织胺等化学物质。组织胺的释放是初期炎症反应的重要表现,它是一种酶原性物质,由组织蛋白酶所激活的另一重要物质是5-羟色胺,它与肥大细胞及血小板同时存在。

缓激肽作为损伤部位早期血管反应的重要物质,使血管通透性增高。组织胺、5-羟色胺和缓激肽三种物质均属炎症早期的致痛物质,还能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收缩,使小静脉平滑肌收缩,因而使血管内液体及某些蛋白分子溢出,这是由于收缩小静脉平滑肌,使小静脉内压升高,同时收缩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的通透性增高。损伤部位内,肥大细胞还释放肝素。肝素是一种抗凝剂,它可防止血管内血栓形成,也可使炎症初期保持渗出液的液态。

因损伤而导致细胞的变性和坏死将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的程度和持续的时间,因细胞死亡后,许多酶的释放,如蛋白水解酶、核酸酶和脂肪酶等以及其细胞降解产物多肽类物质等都可参与血管的渗出反应。这种渗出反应可以使小范围的原发损伤泛发为广泛的炎性反应。损伤区及其周围的一些血管痉挛,可导致损伤区继发缺血坏死范围扩大,因损伤而导致血管损伤部位的血栓的蔓延,或由于创伤后水肿或因间质性出血而压迫血管,造成的血流瘀滞和血栓,也同样导致炎症范围的扩大。所有损伤均导致损伤部位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

急性扭挫伤等机械性损伤而致的细胞破坏及其所诱发的病理反应,其性质及其最后的结果与其他类型的炎症病理反应过程无显著不同,其特点是由中性多核白细胞占优势的炎症细胞反应被组织细胞占优势的炎症细胞反应所代替,组织细胞是活跃的吞噬细胞,它对损伤组织碎屑的吞噬、消化是很重要的。

肩周炎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肩周炎用药

对于肩周炎的药物治疗,可分为内服和外用两大类,内服药既有西药等消炎镇痛的药,如去痛片、芬必得等,来缓解疼痛,亦可内服活血化瘀、活络止痛作用的中药汤剂,如应用桑枝、红花等等。而外用药也较多,即可采用液状或膏状的制剂,如云南白药膏、云南白药喷雾剂或扶他林乳膏等,涂抹局部以活络止痛,也可采用活络止痛的中药做成药包热敷局部。当然,还可以应用各种膏药,如奇正、止痛膏等进行局部穴位贴敷。

预防肩周炎

肩周炎的预防,主要是针对它的病因。首先,我们要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所以局部的保暖非常重要。第二,要避免痰饮,要适当地运动,饮食要以清淡为主,不要吃香辣、油腻、肥厚的不好消化的食物。第三,要培补人体的元气,运动可使我们的元气充盈,灸疗也可以培补我们的元气,适宜地活动,没有过度的劳累,都可以保证我们元气的充盈来预防肩周炎。第四,我们运动的时候不要过力用伤,过度的应用我们的肢体关节,中医讲“病起过用”,用得多就坏得快,身体在衰弱的时候容易受外邪,多个因素加起来就成了病。

肩周炎特效药

肩周炎的治疗没有特效药,不是能够应用一种药物可以完全恢复正常。肩周炎的治疗是一种系统的治疗,分为两种:1、外伤性肩周炎,是由于损伤所导致的肩周出现无菌性炎症病灶,这种情况要让肩关节充分的休息才能正常恢复,如果继续活动,会导致肩周的损伤进一步加重,通常采取三角巾前臂悬吊的方式,能够让肌肉充分的休息,大约在悬吊两周左右的时间炎症基本消除,这时再进行肩关节的屈伸以及抬高锻炼,包括前屈、后伸、外展和内收。2、粘连性肩周炎,这种情况是由于肩周形成无菌性炎症病灶之后,周围的组织出现粘连,粘连的情况出现之后,必须要积极的肩关节康复锻炼,比如在进行前屈和后伸锻炼的时候,要手握一瓶矿泉水,进行上肢的前后摆动,通过重物的惯性,能够带动整个上肢进行活动,主动和被动锻炼都能结合好,就能增加肩关节前屈和后伸的功能恢复,在练习外展的时候,要站在墙一侧,手掌放在墙上,手指往上爬,每天都比前一天爬到高度有所增长,时间长了之后,肩关节的外展功能就得到明显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