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白血病偏方

中医辨治白血病时,首先要依其证候辨清虚实、轻重、缓急,遵从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患者不要自己盲目服用中药,一定要到医院看中医,经过医生辨证确定症状后再用药,否则可能会对患者的病情造成不良的影响。

急性白血病的患者大多数是小孩,而且发病很突然,临床的症状也非常复杂,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患者年龄、病程都不同,中医辨证要分清虚实,应该区分主要和次要的实际情况,如果是实证,治疗主要是祛邪,虚证的治疗则以扶正为主,祛邪为次。这种疾病的治疗多数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化疗时用中医方法扶正祛邪,护胃气,病情得到缓解后以阴阳调理为主,这样才可以巩固治疗效果。

临床辨证和治疗白血病,首先根据其辨证分清病情的虚实、轻重、缓急,急病先治标,轻微的标本兼治,使用可以益气养阴的药物加强阳气修复,赶走体内邪气,这样才可以有良好的效果。

1、气虚阴虚

处方:参芪杀白汤

组成:天门冬,黄芪,白花蛇舌草,党参,地骨皮,沙参,黄芩,生地黄,甘草,半枝莲。把所有药材加水煎1个小时,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如果患者不思饮食,加焦槟榔和炒白术。有紫癜的患者,加仙鹤草和茜草。

2、热毒积聚旺盛

处方:犀角地黄汤

组成:栀子,羚羊角粉,生石膏,赤芍药,黄芩,龙葵,生地黄,玄参,白花蛇舌草,大青叶,茜草,白茅根,牡丹皮,半枝莲。每日1剂加水煎一个小时,分三次服用。

如果患者的舌苔很黄很腻,加薏仁和滑石,可以去火、袪湿。如果患者发高烧、神志不清,加紫雪散,可以退热、醒神。如果患者热毒很重,有严重出血,加青黛。

3、瘀毒内蕴

处方:鳖甲煎丸结合桃红四物汤

组成:荔枝核,桃仁,川芎,红花,当归,大黄,赤芍药,牡蛎,熟地黄,丹参,蛇六谷,鳖甲。把所有药材一起加水煎服,每日1剂分三次服用。

患者如果有气虚,加黄芪和党参,有血瘀的患者,可加大桃仁,丹参,红花,三棱,莪术的用量,以化瘀血。

上面就是中医辨证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方法,虽然处方很齐全,但是患者不可以随意使用,中医治病对于症状有严格的区分,盲目用药会加重病情,一定要经过医生辨证,确定症状后再用药,而且使用中药治疗也不可以停止化疗,否则对疾病的治疗不利。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中医治疗白发

目前没有特殊的药物,能够治疗白发,少白头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是指头发内的黑色素功能发生紊乱而导致的,如果症状不严重,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症状严重的情况下,则需要长期的染发,平时患者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黑色素的食物,或者是护发的食物,如黑芝麻,黑豆。先天禀赋不足,肝肾素亏,或房事不节,损伤肾精,精不生血,血不荣发,肾不主发而变白。中医可以针灸,多吃点补肾的,头发的生长与肾气和精血的盛衰关系密切。中药汤药主要采用一些凉血补血的药,比如丹皮、熟地、白芍、当归、川芎、生地、黑芝麻等,经常服用会有一定的作用。遗传原因引起的少白头,中药治疗没有太好的效果。

哪些中医方法可以治疗头痛

中医治疗头痛的方法: 1.外感风寒导致的头痛,要祛风散寒。 2.对于外感风热的,要疏风清热。 3.对于肝阳上亢上蒙清窍的,要正甘潜阳。 4.对于痰浊内蕴湿邪阻络,要化痰祛湿降力。 5.对于穴瘀阻络络脉血瘀引起脉络不通,要活血通窍。 6.对于肝气郁结,郁而化热上蒙清窍的,要解郁清热。 7.对于身体虚弱,气血亏虚的,要补气养血等。

中医治疗血证的四大原则是什么

中医治疗血证的四大原则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清代医家唐容川所著的《血证论》当中,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为治疗血证的四大原则,至今对于临床治疗血证还具有指导意义。针对病机证候,我们是以益气摄血为止血之纲,以滋养阴液为补血之本,以消瘀活血为宁血之要。虽然是出血性的疾病,但是血止之后从经络溢出,而未排出体外的血液又是瘀血,既与好血不相合,容易化热,形成肿块或刺痛,又容易变生他证,必须要及时地消除,以免带来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