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治疗的适应症及剂量调整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胰岛素泵能使血糖控制良好的一种方法,胰岛素泵可以使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最接近于正常,而且不增加低血糖的危险。胰岛素泵和一般注射胰岛素的方式相比,避免了患者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的痛苦。因此,我们就来听听专家的讲解。

胰岛素泵工作原理:

一方面,向患者体内24h不间断地输入胰岛素,模拟基础胰岛素分泌,维持正常肝糖输出,控制空腹血糖;另一方面,进餐前追加输注胰岛素,模拟进餐后胰岛素分泌,控制餐后高血糖。目前,我国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已近2万,其中约54%为1型糖尿病患者,44%为2型糖尿病患者,2%为其他原因所致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泵治疗展望:

目前国外胰岛素泵的研制正向人工胰腺方向发展,试图将连续血糖监测和胰岛素输注相结合,使胰岛素泵完全智能化。目前已有的体外胰岛素泵已达到每5分钟接收1次来自血糖探头的血糖值,自动接收指血值并对探头进行校正,显示当前血糖值,绘制血糖趋势图,并具有低血糖和高血糖时报警功能,但尚不能自动根据血糖值计算胰岛素输注量。另外,还有尚处于临床验证阶段的置入式胰岛素泵,是将胰岛素泵埋置在腹部皮肤下,通过遥控器来控制胰岛素的输注量,患者需要每45~90天到医院补充胰岛素。

一改善血糖控制:

胰岛素泵可根据患者血糖情况,随时调整基础及餐前胰岛素输注量,有效控制餐后高血糖和黎明现象,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研究证实,对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血糖控制,糖化血红蛋白<7.2%时,视网膜病变减少76%,神经病变减少60%,肾脏病变减少56%。

二减少血糖波动:

与中长效胰岛素相比,使用胰岛素泵时胰岛素吸收变异率小,可预测性好,消除了胰岛素皮下蓄积。

三改善胰岛素抵抗:

使用胰岛素泵,可使胰岛素输注量与需求量相匹配。根据胰岛素需求量设置多段基础率,并通过餐前大剂量输注随时补充所需胰岛素,减少胰岛素总使用量,从而减少患者的体重增加。

四减少低血糖:

使用胰岛素泵,通过夜间输注少量基础胰岛素的方式,可避免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同时,使用胰岛素泵治疗者餐前胰岛素用量减少,避免了多次注射造成的胰岛素体内蓄积,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现在您知道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优点了吧,所以说患有糖尿病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我们不积极的治疗。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如何治疗

频发的房性期前收缩,就是常说的房性早搏,房性早搏和对应的室性早搏要进行区别。有很多患者说有早搏,但是没有说清楚,是有房性早搏还是室性早搏,如果是一个单纯的房性早搏,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通过改善饮食习惯来进行纠正,不需要特别的治疗,当然有的患者出现心悸、心慌的症状,可以配合使用一些药物,特别提到就是有的患者经常熬夜,参与一些大剂量的活动,这种情况下可以以休息为主,让房性早搏改善以后,再进行。

冠心病如何保守治疗和介入治疗

保守的治疗方法一般就是指我们的药物的这种治疗方案,就像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药物,完善的这种冠心病的二级预防药物的治疗;冠心病的患者需要介入治疗,是指我们在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之后,发现他的冠状动脉有严重的狭窄,引起来的心肌灌注不足,比如说我们的冠状动脉狭窄已经超过75%了,而且患者有典型的心绞痛的这种症状;那么通过药物来讲它的作用可能没有那么大,那么我们就要进行介入治疗,通过介入的方法来开通他这个冠状动脉,恢复冠状动脉这种顺畅的血流。 这也是冠心病治疗的一种方案

口腔癌如何治疗

口腔癌如何治疗?一般我们对口腔癌的治疗分成几个期,我们在学术上把口腔癌分成T1、T2、T3、T4,这是TNM分期。简单的分呢,就是早期、中期和晚期。对于早期的癌症,它就包括T1期,那么口腔癌的直径一般就在两厘米之内,就是早期的口腔癌,早期的口腔癌一般就是一个单纯的原发灶的一个扩大切除,切除以后严密的观察,一般这是一个早期的。对于中期的口腔癌,对原发灶就要进行一个广泛的切除,扩大切除以后,由于它有一个转移的可能性,还需要对他的颈部的淋巴结进行清扫;而T4期,晚期的癌症,它的病情是比较严重,这种情况我们在治疗的时候,假如有难度,那么先就需要进行一些放疗和化疗,这样就可以让癌症,让我们的病变区域逐渐缩小,缩小到能够手术,或者说我们缩小到我们手术以后,对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没有重大的影响,以后再进行后期的治疗,治疗以后也建议患者长期来复诊,定期来复诊,这样才可以减少它的复发,提高他的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