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

中医辨证理论有着五千年的传统历史,治愈的疾病多的数不胜数,那么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来说,从中医辨证理论的角度来看又有哪些认知呢?关于医学上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方法又有哪些?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中医专家为我们具体介绍一下中医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法。

月经状况是临床上判定女性是否有妇科疾病的首要依据,即便在中医理论中同样适用。妇人有经水过多,行后复行渐复行,身体困倦,面色痿黄者,人以为血热有余之故,谁知是血虚而不归经乎,或谓血旺经多,虽旺而经亦不多。治法应大补血,而引之归经,方用四物汤加味。患者盆腔及荐椎部位疼痛,不孕,性交时疼痛感,月红前有淋漓状出血,发病率在不孕妇女中约30至40%。辨证调治中医认为,子宫内膜异位属于月经不调及不孕症范围,其病因:1、冲任伏热,真阴不足;2、阴虚火旺,不能摄精血;3、湿痰闭塞子宫;4、血瘀积血闭塞子宫。

从中医辨证角度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月经不调,第二是不孕,分别介绍如下:一、经水不调:1、有经水断续,或先后无定期者,人以为气血之虚也,谁知是肝肾之郁乎……治法舒肝之郁,方名定经汤。(酒菟丝子一两,酒当归一两,炒山药五钱,炒黑芥穗三钱,酒白芍一两,熟地五钱,白茯苓三钱,柴胡五分)2、妇人有经水过多,行后复行渐复行,身体困倦,面色痿黄者,人以为血热有余之故,谁知是血虚而不归经乎,或谓血旺经多,虽旺而经亦不多。治法应大补血,而引之归经,方用四物汤加味。而在《女科切要。调经门》中亦有以下论述:室女妇人经事先期而来,有热甚者,有气血多而伤血海者;1、血热者,腹多不痛,血色紫,脉洪,宜凉血地黄汤;2、虚热者用逍遥散或补中益气加黄柏。知母,或四物汤加陈皮、香附、黄柏、知母;3、腹中冷痛用五积散;4、若泄泻者,要先理脾;5、咳嗽者,逍遥散加川贝;6、若气血多而伤血海者,其腹必痛,宜妇附丸及霍香正气散。

二、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对女性的危害甚重,严重时或可导致女性不孕。在文献《傅青主女科。锤子门》1、妇人有腰背酸楚腹胀,乃任督脉虚,治法必先去其虚,而补其任督,用升带汤;2、妇人有少腹之间,自觉紧迫不舒,不能生育者,先大补脾胃之气血,而使腰膀利,方名宽带汤。

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我们对于中医进行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的方法有了一些了解,其实无论中医西医在诊断疾病是都要从其症状入手,因为症状是疾病的外在表现,只有拿捏准症状才可以准确无误的诊断病情。

子宫内膜异位症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疼痛怎么办

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疼痛主要是属于痛经,在经期的时候引起的痛经,还有非经期的时候会有一个性交痛或者说盆腔深部的一个疼痛,缓解疼痛最主要的就是用止痛类似的一些药物,如果已经到这种迫在眉睫了就赶紧止痛药物,无论是哪一种都可以用,但有时候止痛药物效果也不是特别的准确或者特别的理想,立竿见影的有时候不好说,所以一般工夫还在平时的时候,无论是中药还是用西药都能够达到一个相对比较好的状态,这样治疗以后调理、治疗使她疼的时间到了,就不会引起太剧烈的疼痛了,一般只要有疼痛影响到生活质量了,都觉得应该是可以用一些止痛的药物的,无论什么药物尤其是长期服用都会有副作用,所以如果要通过改变平时的调理,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方式能够使疼痛减轻达到可以忍的状态,不用药物当然是最好的。

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哪些禁忌

子宫内膜异位症平常的禁忌,主要是从饮食方面,进了一些生冷的东西,还有辛辣的东西,需要稍微禁忌一点,不要无限制地去吃,这个主要是从中医角度来说无论是生冷的还是辛辣的都可能会引起一个,生冷会引起内寒的产生,外寒的产生,寒是血液走得比较慢了就会形成血瘀,而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认为就是一个瘀血的形成,所以这个会加重,或者导致它的出现都是需要注意的,辛辣的主要是辛辣东西会让血走得比较快,会产生一个热,而这个热会使血走到血管,正常血管的外头去,跑到别的地方去了,中医讲这个离经之血就是一个瘀血,这个瘀血形成了,子宫内膜异位症也会产生。

什么是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发生在腹壁切口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于做剖宫产手术或其它一些进入宫腔的剖腹手术导致子宫内膜的细胞脱落在腹壁切口的上下周围,这些部位发生了种植、生长导致子宫内膜异位,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患者目前认为子宫内膜具有一些能够自然生长的特性。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特点是在原来切口的上下周围某个部位逐渐出现硬结,在月经周期时出现定期的疼痛,硬结可以逐渐增大,目前只有手术治疗,其它的药物治疗效果并不好,因此要尽量避免在手术,结束后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手段但是并不能根除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