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雌激素警惕子宫内膜癌

目前的社会环境造成我们感染子宫内膜癌的几率越来越大,子宫内膜癌时刻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了解子宫内膜癌的知识对子宫内膜癌的预防治疗都有帮助。

尽管现代医学对子宫内膜癌的病理还不能得到完全的解释,但根据对病人及流行病学的资料统计、分析,专家得出,乱服雌激素的女人最容易患子宫内膜癌,专家提醒这类人在服用时要注意检查身体了。

服用雌激素警惕子宫内膜癌

服用雌激素的妇女具有高度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其危险与剂量大小、服用时间长短,及是否合用孕激素、中间是否停药,以及病人特点等有关。停药后危险性在灰降低,但危险性仍继续古几年。目前,雌激素与内膜癌之间的因果关系已有充分的证据。

绝经期前后的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常为少量至中等量出血,很少为大量出血。不仅较年轻或近绝经期患者易误认为月经不调,不及时就诊,即使医生亦往往疏忽。

个别也有月经周期延迟者,但表现不规律。在绝经后患者多表现为持续或间断性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癌患者一般无接触性出血。晚期出血中可杂有烂肉样组织。

石女士50岁绝经,身体状况一直不好,去医院检查,当时医生诊断为更年期综合症,开了尼尔雌醇片要她口服3个月后复查。石女士服用尼尔雌醇片后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觉得这种雌激素效果很好,又嫌到医院复诊麻烦,于是自行到药店购买服用。

服用三年后出现阴道少量流血,因时间短,没引起石女士注意,仍继续服用,直到今年7月服用后出血1个多月都没干净。

专家表示:像石女士这样自行口服雌激素5年是十分危险的:外源性雌激素水平过高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之一,如长期使用单一的雌激素,可能会刺激子宫内膜持续增生,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所以,更年期妇女补充雌激素时须慎重,应在妇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以上针对“服用雌激素警惕子宫内膜癌”给出的详细介绍,主要是希望我们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可以多了解,同时在子宫内膜癌患病后,应该第一时间去做科学的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杜绝子宫内膜癌病情的恶化。同时不管你的子宫内膜癌病情在什么程度,关键在于早治子宫内膜癌,不可有侥幸心理。

子宫内膜癌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子宫内膜癌是如何分期

子宫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是手术病理分期,0期就是原位癌,一期就是侵犯到子宫体,一期根据癌灶的浸润深度了,又分为1A1B和1C。1A期的主要就是没有侵及肌层,1B期了浸润肌层小于二分之一,1C期是浸润肌层大于二分之一层。二期主要就是癌灶超出宫体,侵及宫颈,那么2A期就是侵及宫颈的黏膜和腺体,2B期就是侵及宫颈的间质层。三期了又分3B和3C,3A是指癌灶侵及了附件,在腹水和腹腔冲洗液中找见癌细胞,那么3B了就是指侵及阴道壁,那么3C就是指盆腔的脏器或者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的转移。四期主要就是侵犯了膀胱和直肠的黏膜。

子宫内膜癌能治愈吗

子宫内膜癌我们不能简单的说能不能治愈。因为涉及到癌症主要参考的就是5年存活率。对于子宫内膜癌,如果是能够早期发现内膜癌,如果早期癌灶只局限于子宫腔内,没有基层侵润,这种早期内膜癌及早治疗基本上可达到临床治愈。但决定5年生存率的因素很多。比如:越早发现肿瘤的期别就越早,如果发现晚了后,如果肿瘤已经跑出到子宫以外了,已经有全身其他器官的转移了,这时治疗效果就较差了。

子宫内膜癌与哪些因素相关

子宫内膜癌作为妇科常见的四大恶性肿瘤,和子宫内膜癌发病有关的因素,首先就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失衡,而造成雌激素水平相对过高,比如说绝经过晚的女性,比如说怀孕次数过少的女性,她的子宫内膜癌发病率,都会有增高的趋势,第二个因素和家族史有关,第三个原因和肥胖有关,体内脂肪过高,在代谢过程中可以造成雌激素水平相对升高,比如说子宫内膜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