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是许多中国人爱吃的节日美食,也是中国人端午节必须要吃的食物,根据地域和饮食习惯不同,粽子的种类也很多,可供人们挑选。
粽子的主要成分就是糯米,可无论是哪一种粽子,富含蛋白和淀粉的粽子其实热量很高,一次性吃太多还会引起肠胃梗阻消化不良。那究竟端午节要如何吃粽子?这份传承自祖先的美妙食物要如何搭配才会既不发胖又易消化呢?
素粽是中国中部地区很喜爱的一种粽子类型,就是不在糯米中加入任何原料,单纯用白糯米或是加入少量黑米进行烹制的粽子。这种原汁原味的粽子口感良好,香味纯正,趁热蘸着白糖或黄豆面一起吃,味道极美。
这类粽子是所有粽子中热量最低的,每100g可食用部分热量为150大卡。由于纯糯米让粘稠度和淀粉含量增高,一般一只就能达到7-8分饱,相对主食热量可谓低很多。提醒,尽管素粽低热味美但不宜多吃。大量碱性的糯米进入胃会引起胃胀不适,造成消化不良和恶心等症状。
喜欢别出心裁制作粽子的厂家也会随着端午大潮制作一些特殊的粽子,比如添加了五谷杂粮和红薯、紫薯制成的粽子。粗纤维与淀粉结合有效改善了粽子吃多不消化的难题,而不同颜色的杂粮和薯类,也同时改善粽子的外观,让人忍不住想尝试。
肠胃不好的MM可以尝试这类粽子,但它的热量会比纯粽要高一些,100g可食用部分200-220大卡。相比香糯的纯粽,这类粽子的口感要稍微差一些。记得吃完之后要少喝水,不然可能会引起腹胀哦。
另一种同样是素粽的粽子,在糯米中添加红豆、豆沙、莲蓉等素食材料,在原味上添加甜品使得粽子变得香甜可口。这在南方和沿海地区是常见的品种,开口即食不用再蘸取糖或豆面,而且口味多,是最受女孩欢迎的。
尽管受到热捧,小编也要提醒你不要忽略了热量指标。这类粽子100g可食用部分热量为220-260大卡,莲蓉和豆沙馅在此类粽子中热量最高。所以如果你已经吃了100g左右,就不要再食用主食了,搭配一些水果会更好。
许多地方人们更偏爱咸味的粽子,因为甜棕比较容易腻。加入少许肉和土豆、豆角等荤素混合的食材做馅儿,让白嫩的糯米粽在烹制过程中与肉菜混合香味,这样的粽子鲜香四溢俨然可以作为主食,因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一应俱全。
荤粽与素粽最大差别就在于荤粽制作要加入食用油,这样热量就提升到了100g可食用部分300大卡左右,但如果你把粽子作为唯一主食,它就比素粽要耐饿很多。推荐几个人分吃粽子比较好,因为荤素搭配的肉粽量多了更易引起肠胃不适。
喜欢禽类肉质的人们大多偏好口感香嫩的食物,而且专家也指出家禽类的肉质比家畜要热量低很多,脂肪含量比值也比较低。因此用禽肉搭配蛋黄来做粽子馅儿,可谓营养丰富一应俱全。
尽管这类粽子会比荤素搭配的热量稍高,但320大卡就补充所有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和淀粉,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如果你觉得热量太高,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少加入一些油,或是单纯用蛋黄来做馅儿,都是不错的选择。
喜欢重口味的女生是肯定不会放过肥瘦肉搭配的超级纯肉粽了,纯瘦肉的馅儿会让粽子变得干瘪难嚼,加入肥肉后不仅口感圆滑,更是把粽子的肉香味提升到新的境界。因此很多家庭都会准备这种典型的肉粽。
这类粽子从减肥角度来说是很不健康的,100g可食用部分热量高达400大卡以上。但吃的人往往不自知,高热高油脂极易引起肥胖。而一些小孩和老人如果吃得太多同时还会引起胃肠梗阻和恶心呕吐,所以这类纯肉粽还是少吃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