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便秘、哮喘易诱发疝气

疝在医学上的定义是正常组织或脏器通过潜在的腔隙或薄弱区域,由原来的部位移位到其他的部位。这里所说的疝,通常是指腹壁和腹股沟疝,主要由于腹壁薄弱,或慢性持续性腹压增高引起。疝气是老年人的一种多发疾病,这是因为老年人腹壁肌肉薄弱。一些慢性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便秘、前列腺增生,易使腹内压增高,推挤腹内脏器向腹壁薄弱区域移位。另外,因心肺疾病、肝脏病患引起腹水,同样会缓慢长期升高腹压;肥胖及长期患病卧床等因素,也易致腹壁肌肉萎缩。当腹压增高如大便、咳嗽、活动的时候,腹腔内容物如肠子就会从缺损处突出来,表现为包块,而平卧后肠子就回去了。南方医院普外科石汉平教授指出,老年人的腹壁如出现不应该有的包块,而且平卧后消失,这种情况几乎可以肯定就是疝,要赶快去医院进行治疗。很多人认为疝气不痛不痒不需要治疗,有的病人甚至会拖几十年到了阴囊大得像小孩的脑袋一样都不去治疗,但是一旦出现了嵌顿,肠子回不去,就非常危险。疝气嵌顿后,肿物可突然增大,伴有呕吐、疼痛、腹胀等一系列肠梗阻症状,若不及时处理,疝环勒紧肠管影响血液循环,则容易发生坏死,如继发感染,还会因毒素吸收而出现毒血症。另外,嵌顿疝还会造成电解质平衡紊乱,这些都有可能危及老人的生命。
小儿疝气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小儿疝气带有用吗

通过穿戴疝气带带来的外部力量可以减少肠管的脱出,但是疝气带也只能缓解小儿疝气的症状,防止腹腔内容物从腹壁缺损的地方脱垂出来,不能达到根治小儿疝气的目的。同时小儿疝气戴疝气带需要注意松紧要合适,太松无法达到效果,太紧容易压迫周围组织,造成缺血。小儿疝气通过戴疝气带的方法是缓解小儿疝气症状比较好的方法,对于疝气比较小,又不经常发作的患儿可能效果比较好。

小儿疝气手术记录

孩子进行过疝气手术后最好还是卧床休息一两天,期间以清淡的饮食为主,不能进行剧烈的运动,尤其是腹部不能进行大范围的扭动或者蠕动。目前在小儿疝气的治疗方法一般都采用的是腹腔镜微创手术方法,就是在肚脐打开一个孔,将腹腔镜的管子塞入体内对疝囊高位结扎。腹腔镜手术也有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特点,一般只要是正规的医院都可以进行。

小儿疝气肚子疼怎么办

宝宝疝气、肚子疼的症状出现之后,需要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一般情况下,小儿疝气由于肠道的反复脱垂,掉入到了非正常的位置,肠道的反复压迫或者是扭转,可能会出现肠道的一些问题,肠道可能会出现绞痛或者是出现消化吸收不良的情况,影响到小孩子的发育。如果孩子的年龄没有超过2岁,疝气可以达到自愈,这时只需要进行保守治疗,日常注意饮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