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如何控制运动时间和运动量

骨科专家介绍,人们习惯早晨进行锻炼,认为早晨空气新鲜。人体经过一夜睡觉后起床活动舒展,对身体健康有益。我国传统的养生保健也都提倡早晨锻炼。近年来有提倡下午或晚上进行锻炼的。其理由是:①晚上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早晨空气并不新鲜;②晚上睡觉时,人体新陈代谢降低,脉搏、呼吸频率减低,血压下降,早晨才开始逐渐恢复,早晨起床后即进行运动锻炼,身体难以适应,甚至可能诱发严重的心血管疾病;③经过一夜食物已经消化完,空腹进行运动锻炼,容易导致低血糖。如果晚饭后l~2小时进行运动锻炼,则能避免上述因素。已有中老年人早晨进行跑步,发生因运动诱发心肌梗死和猝死的案例。因此.选择晚上锻炼比较好,当然也可根据各人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锻炼。

运动量也称运动强度.与运动效果有直接关系。运动量过少,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运动量过大会给运动者带来负面的反应,影响健康,不小心甚至可能发生意外。因此要合理地控制好运动时间和运动量,有效做好自我的监测。运动时间的长短.可依据所选择的运动项目、运动动作及本人的主观感觉来决定。在已经确定的运动强度范围内,以轻微疲劳而休息后得以缓解为前提。动作简单的运动项目,练习时间可以稍长;相反,动作复杂有一定难度的运动项目,练习时间可以稍短。中老年人应是以小强度、长时间的运动为好,而强度较大的、短时间的多次反复运动对年轻人有很好的健骨效果。最适宜的运动频度,为每周3~4次。身体条件许可者,每天坚持运动更好,但这是以小运动量、自觉不疲劳为前提。每天累计锻炼的时间为1~2个小时即可,最好分成3~4次来锻炼。同时一定要注意避免运动强度偏大和一次性锻炼运动量过大而导致骨折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骨质疏松症患者在健身运动的同时,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自我监测,合理控制运动量。①主观感觉:包括运动前、中、后自我感觉,包括食欲、睡眠、心跳、气短、头痛、腰腿痛、疲乏感等。如运动后自我感觉良好,精神舒畅,睡眠、食欲良好,无气短,即使稍有疲劳,但休息后很快恢复体力,说明运动量比较合适。如果运动后感到很疲劳,精神状态差.出现头晕、乏力、睡不好、吃不下、休息后不能很快恢复体力,说明运动量过大,应及时减少运动量,或暂时停止锻炼数天;②客观检查:根据脉搏的变化来判断运动量。脉搏跳动的次数与运动量的大小有关,运动量越大,脉搏也就越快。

骨质疏松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骨质疏松并发症

骨质疏松的并发症还是不少,骨质疏松严重一点的会引发骨质疏松骨折,就是较严重的骨质疏松骨折,骨质疏松还有一些并发症,就是因为骨头引发了一些疼痛,骨松引发的的肌无力,肌肉的灵活性下降,从临床上来讲最常见的就是这几种。其他的因为骨质疏松和合并症,比方说和糖尿病合并的,和肝炎合并的,它和脑部的疾病合并,两个疾病一合起来,骨头又发生衰竭,所以疾病就会更加严重。所以骨质疏松主要的并发症就是骨折,会疼痛,还和其他疾病有合并的一些症状。

骨质疏松中成药

骨质疏松症有中成药可以治疗,比如说仙灵骨葆,关于中成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好不好用,要根据个体的差异,因为个体差异不同,他治疗的效果也不一样,可能有一些患者,他服用中成药之后,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骨痛可以得到一个明显的缓解,但是有一部分患者,服用中成药可能临床症状缓解得不明显,这并没有明确的数据来说明中成药治疗骨质疏松到底好不好用。所以,中成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只能作为一个辅助手段,我们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主流办法还是使用西医和西药来治疗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中成药

常用防治骨质疏松的中成药包括:活血止痛胶囊,痹祺胶囊,大活络丸,三七粉,云南白药膏,四香镇痛膏等等。还可以在食物中摄入钙,例如于海鲜、蔬菜等等,还可以通过运动与日光照射的方法进行防止骨质疏松。防治骨质疏松还可以通过补钙,改善骨吸收和骨代谢平衡,例如葡萄糖酸钙,碳酸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