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遗传性耳聋是可以预防的

五官专家表示:耳聋疾病并不可怕,关键在于防止,这就要对耳聋多做了解,及早察觉耳聋病症,及早去专业的五官医院针对耳聋病情专业治疗。

我国每年新出生3万聋儿,发生率达到千分之一至三。遗传性耳聋占到50%左右,大多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即患儿父母均为致病基因携带者但自身听力正常。遗传性耳聋应以预防为主,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执行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

2、耳聋患者之间婚育前需进行基因检测,排除携带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如夫妇双方均为相同致病基因突变,其后代100%为耳聋患者;

3、曾生育过耳聋患者的夫妇,再次妊娠前需进行基因检测,并根据结果抽取绒毛或羊水标本进行基因检测。我们研究所已发现13例患儿。同时孕期不接触耳聋性药物及致聋微生物的感染。

4、未生育过耳聋患者也无家族史的夫妇,最好孕前或产前能进行耳聋基因携带者筛查,避免双方均为耳聋携带者,生育耳聋患儿。这一部分工作为听力出生缺陷的一级预防,防患于未然。然而大多数夫妇对此不能理解,那么为什么没有21三体家族史或生育过21三体患儿的孕妇要进行产前筛查呢?两者其实是一样的道理呀!

附:常用的耳毒性药物(药物的耳毒性是有个体差异的,不是使用者一定致聋或听力减弱!)

1、氨基糖甙类抗菌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新霉素、妥布霉素、洁霉素等。

2、非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氯霉素、紫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卷曲霉素、春雷霉素、里杜霉素、巴龙霉素、尼泰霉素、多粘菌素B等。

3、水杨酸类:阿司匹林、非那西丁、APC、保泰松。

4、利尿剂:速尿、利尿酸等。

5、抗肿瘤药物:顺铂、氮芥、博来霉素、氨甲喋呤等。

6、其他:奎宁、氯喹、心得安、肼苯哒嗪、胰岛素、碘酒、洗必泰等。

综上所述,面对耳聋疾病,不管你现在的耳聋病情到什么程度,只要有积极治疗的心态,配合耳聋医师的治疗方案,相信耳聋很快就会治好。另外,在平日里,针对耳聋的预防工作,就要从小事情做起,只有预防好了耳聋,才能避免耳聋病情再次发作。

耳聋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耳聋针灸穴位

针灸治病取穴有三个原则:1.局部取穴,在病变局部或周边取穴,调节局部气血淤阻。2.远端取穴,根据经络从远端巡行到病位局部取穴,也叫循经取穴。3.辨证取穴,根据患者脏腑功能失调情况,在相应经络或背俞穴上取穴。针灸治疗耳聋,可取听宫、听会、翳风、率谷、百会等局部穴位。耳周穴位向远端取穴,可取足临泣、侠溪、地五会,或中渚、液门、外关等,都属于远端的循经取穴。辨证取穴,针对热症可取丰隆、气海、关元等穴位。

突发性耳聋治疗

突发性耳聋的治疗,首先可以应用改善微循环及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如前列地尔、ATP、各种维生素等,同时可以配合应用些激素类药治疗。另外,突发性耳聋还可以通过高压氧,针灸,超短波理疗等方法治疗,治疗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治疗神经性耳聋

发生神经性的耳聋,建议到较大正规医院耳科进行系统的治疗,才能促进耳聋的恢复提高听力,防止耳聋症状逐渐加重,在平时的生活中必须远离噪音的环境,防止听力逐渐下降,多使用富含维生素的食品,有利于促进耳聋的恢复,罹患耳聋后必须定期复查听力,以免听力逐渐下降。神经性耳聋,是由于螺旋器毛细胞的,听神经,听觉传导或者是各级的神经元受到损害,导致声音的感受,与神经传动障碍。治疗上可以用一些扩张内耳血管的药物,维生素B族的药物,营养神经的药物,比如甲钴胺,维生素B1维生素B12,胞磷胆碱等等。如果效果不好,可以考虑选用助听器,或者是耳蜗植入器,平时不要熬夜,要注意休息。建议可以使用营养神经和激素类的药物来治疗神经性的耳聋,神经性耳聋的病因是非常复杂的,有可能是先天性的因素引起的,还有可能是后天的因素引起的。如果有听力下降的情况出现,可以佩戴助听器来矫正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