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易导致小儿哮喘

小儿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根据马尼托巴湖大学的安妮塔·科泽斯基教授的研究:不足1岁的婴幼儿因非呼吸道感染而应用抗生素时,会明显增加其患哮喘的几率。其中风险最高的患者是那些使用过多个疗程抗生素,和使用过广谱抗生素的儿童。

此项研究共包括1.4万名1995―2003年间出生的儿童,一直追踪到7岁以后。研究发现,应用过1―2个疗程抗生素的小孩,患哮喘的风险提高了21%;用过3―4个疗程抗生素的儿童,哮喘风险提高了30%;而超过4个疗程者,哮喘风险提高了46%。而且,使用抗生素治疗非呼吸道感染(如泌尿系感染)的儿童,与治疗呼吸道感染的儿童相比,罹患哮喘的几率要高出86%。

广谱抗生素可杀死多种细菌,包括有益菌和有害菌,有益菌对1岁内的婴儿免疫系统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此时使用广谱抗生素,进而过多地杀死了有益菌,则可能导致哮喘。因此,婴幼儿应尽量避免使用过多抗生素。

小儿哮喘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小儿哮喘自测

小儿可根据自己的症状来评估哮喘是否存在。1、频繁喘息,每个月至少一次。2、运动引发咳嗽或者喘息。3、没有感冒的时候咳嗽,尤其是晚上。4、没有季节性变化的喘息。5、三岁以后仍然有咳嗽、喘息、胸闷、气短的症状。6、接触过敏源、过敏性食物、呼吸道病毒感染、强烈的情绪波动,二手烟或者吸烟者咳嗽、喘息出现或者加重。7、反复感冒、咳嗽常发展到肺部,或持续10天以上感冒咳嗽才恢复。8、使用哮喘药时症状缓解。根据以上可考虑哮喘的发作或存在。

小儿哮喘的征兆

患儿应该保证水分的补充,并到正规医院的儿童呼吸科就诊,通过喷雾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并做好口鼻的护理工作。小儿哮喘的症状有面色苍白、喉鸣音、咳嗽、喘息频繁、口唇发绀、指甲发紫、易烦躁、鼻痒、流鼻涕、打喷嚏等;饮食上面要吃一些清淡的蔬菜水果,不要经常吃太油腻的食物,也会容易影响到呼吸导致哮喘反复发作。小儿哮喘病的症状有咳嗽、咳痰、呼吸不畅、胸闷、哮鸣音、浑身无力、嗜睡、头痛、食欲不振、面色灰白、胸痛、体重不增等;平时远离过敏物质,做好口鼻的护理工作,并使用糖皮质激素、抗胆碱能药物进行治疗。

小儿哮喘的治疗

小儿哮喘的最佳治疗方法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来进行治疗,小儿哮喘属于一种慢性的疾病,一定要通过长时间的用药才能够控制病情,在生活中一定要远离有尘埃有污染的环境,才能够很好的防止病情的发生,要多参加体育锻炼。在患上哮喘后,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的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并且治疗期间尽量不要私自停药,以免导致哮喘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