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变“胖”了怎么办?

高血压性心脏病一般出现在高血压病起病数年至十余年后,根据心功能变化情况可分为心功能代偿期和心功能失代偿期。在心功能代偿期,病人可无明显自觉症状,因此早期很难发现,通常是在体检做心电图或心超的时候发现。

郭大妈最近体检做了个心超,结果发现左心室肥大,郭大妈奇怪,我人又不胖,怎么心脏倒“胖”了呢?平时心脏也没什么不舒服的,只不过有十几年的高血压病史。结果,医生只是给郭大妈调整了降压药。

郭大妈的心室肥大,其实是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一种表现,也就是说,是长期的高血压状态引起的。那么,高血压怎么会使心脏变大呢?

专家介绍说,高血压性心脏病是由于血压长期升高使左心室负荷逐渐加重,左心室因代偿而逐渐肥厚和扩张而形成的器质性心脏病。

发病隐匿的“高心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在心功能失代偿期逐渐出现左心衰竭的症状,开始时仅在劳累、饱食或说话过多时感心悸、气喘、咳嗽,以后症状逐渐加重,上述症状呈阵发性发作,多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并痰中带血,严重时可发生急性肺水肿。

专家指出,高血压性心脏病一旦有不适的症状出现,往往已经到了心功能失代偿期,这时病情已比较严重,治疗也相对困难。所以,专家建议高血压患者定期做心电图或心超检查,可早期发现“高心病”。

早期治疗可逆转心室肥大

高血压性心脏病发生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长期持续的高血压状态,因此,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治疗中,对高血压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未发生前,就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治疗高血压。

对于已发生高血压性心脏病,而心脏功能处于代偿期,要避免能增加心脏负担的因素,如体力劳动、高盐饮食、上呼吸道感染、烟酒及精神刺激等。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合理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长期稳定在正常范围内的话,心肌肥厚是可以逆转的。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处于失代偿期,已发生左心衰竭者要积极治疗心力衰竭,心力衰竭纠正后,血压要保持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同时治疗各种合并症,如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防止心力衰竭复发。

“高心病”患者运动要适度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由血压长期升高导致心脏后负荷过重所诱发的心脏损害,因此,平时运动锻炼要适度,不可过分加重心脏的负担。

1、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运动以轻、中强度的有氧运动为宜,每周3~4次,每次40分钟左右,老年人以运动后心率不超过100次/分钟为宜。

2、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动物脂肪饮食为宜,并避免进食富含胆固醇的食物。适当限制水分的摄入,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3、肥胖者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适当减轻体重,不吸烟。

4、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以免诱发急性左心衰。

专家还提醒,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在治疗需要补液时,不可自行调快补液的速度,否则易诱发急性心衰,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冠心病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中医冠心病

比如说在临床当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有冠心丹参滴丸,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芪参益气滴丸,心悦胶囊,这些药物相对而言,有助于更好的缓解患者心肌供血不足的症状,但是它并不能预防疾病的进展。在西医的理论里认为,中成药物治疗冠心病是可以的,但是不建议作为主流的用药,尤其考虑患者目前已经发生的冠脉血管重度狭窄时,更是采用中成药物作为辅助用药,也就是说,可以吃这个药也可以不吃,但是并不是必须吃的药物。有研究显示,像芪参益气滴丸这样的药物,相对而言可以进一步改善心肌供血不足,同时可以预防阿司匹林抵抗,所以建议可以跟阿司匹林共同服用,来治疗冠心病。

冠心病三级预防

二级预防是提高全社区冠心病的早期检出率,加强治疗防止病变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的三级预防措施指的是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对没有发生冠心病疾病的危险人群进行预防;

冠心病心肌缺血

冠心病心肌缺血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一、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时间为三到五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可伴有大汗。二、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的时候可以自行缓解。三、出现与易怒有关系的咽喉感以及烧灼感,紧缩感,牙疼等。四、饱餐、寒冷、饮酒后出现胸闷,胸痛的症状。五、夜晚睡眠枕头低的时候感觉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到舒适。熟睡或者白天平卧的时候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这个时候应该立即坐起来或者是平躺能缓解。六、性生活或者用力排便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部不适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