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因素诱发大学生贪慕虚荣

虚荣是大学生个性特征中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特点。不少大学生过分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为了获得他人的普遍好评和引起他人的普遍关注,不顾现实条件去追求表面上的荣耀或虚假的荣誉。导致大学生追慕虚荣的原因主要有:

传统观念: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讲面子”已经形成了一种逼人就范的心理氛围。许多人在“面子”观念的驱动下,往往将“虚”置于比“实”还重要的位置上,过分追求表面上的荣耀或虚假的荣誉,并从小就给孩子灌输这方面的思想,以致孩子长大后把面子看得高于一切,似乎丢面子就意味着丧失身份、名誉,结果导致他们后来“死要面子活受罪”。

自尊扭曲:大学时期正是青年人自尊心明显增强时期,而且大学里的特殊环境也使人非常看重荣誉、名声、地位。因此,大学生很关注自己的名誉,希望得到他人的好评、重视和推崇。为了树立和维护自己的理想形象,他们极力调节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言行,不说有损于自己形象的话,不做有损于自己形象的事。但是,有些大学生自尊心过强,事事都想着他人的夸耀,样样都为了自己的面子,不切实际地追求荣誉、名声、地位,甚至不惜代价地获取自尊心的满足。这样,自尊就转化为了虚荣。

个性缺陷:虚荣心的产生也与个性上的某种缺陷有关。有研究表明,独立性差的人容易追求表面上的荣耀。这样的人,由于缺乏独立的自我意识与独立的价值观念,很在乎他人的评价和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一旦得到他人的好评就精神倍增,相反则垂头丧气。因此,他们平常所做的事情,大都是为了取悦于他人,追求面子上的好看。虚荣也与自卑有关。许多事实表明,具有虚荣心理的人,多存在自卑与心虚等心理特征。这样的人,特别担心他人看不起自己,为了掩饰或掩盖自己心理上的缺陷,竭力追求荣誉,显示自己。例如,少数女大学生,自身家庭经济条件不佳,心理上总是存在着自卑和心虚,但是为了与他人攀比,为了让他人刮目相看,不惜牺牲自己的人格和贞操来追慕浮夸。

心理咨询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