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抽动症和小儿多动症

我们发现有一些孩子总是很调皮,经常做一些挤眉弄眼的动作,而且有时候还静不下来,精神不能集中,家长可能认为这就是孩子太顽皮了,其实这样的孩子很有可能是患上了抽动症,现在为大家区分一下。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又称学习技能发育上的障碍,比抽动症发病率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性疾病,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学习和行为及性情方面有缺陷,多数从婴幼儿期即出现症状,表现为易兴奋、夜睡不安、喂养不合作等。

年龄渐大,症状逐渐明显,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专心,好走神,动作过多,上课好做小动作,好说话,任性冲动,情绪不稳,自控能力差,做事拖拉,缺乏时间和任务观念,动作不协调,精细动作如穿针、扣纽扣等有困难,不服管教,我行我素,严重者有偷窃,说谎,打架行为。

其自愈率极低,且在所谓的自愈的人中,只是多动症状好转,多数人遗留有人格或行为障碍,如急躁、冲动、做事不顾后果等,犯罪率较高。

抽动症是一种抽动障碍。即快速,反复,单一,复合的肌群收缩。主要表现是:先从眼肌,面肌部开始,出现眨眼,摇头,挤眉,继则耸肩,甩胳膊,踢腿,鼓肚子,肢体、躯干扭动,喊叫声等,严重时出现污秽言语。这些动作反复发作,无法自控,若失治误治,呈渐进性加重,出现心理障碍,有的继发性精神异常、强迫症等,或有行凶、自杀行为。一般不能自愈,只有极少数到青春期才有缓解。

可见,抽动症与多动症分别是两种不同的病症。部分抽动症患儿可合并有多动症状,但多动症儿童绝无抽动现象,这是鉴别的关键。

以上所说的就是解释的抽动症和多动症的具体区别,另外如果我们的家长发现孩子有以上的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带孩子去治疗。

小儿多动症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小儿多动症治疗方法

治疗儿童多动症可以使用行为识别和饮食调节的方法。行为认识是指使用正确的方法让孩子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针灸方法对控制儿童多动症的症状也非常有效,尤其是头针。还可以按摩,如果多动症的症状不是很严重,按摩可以用来治疗儿童的症状,一般按摩可以推动儿童头皮的运动区域,达到一定的效果。多动症可以选择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的好处是可以解决孩子的注意力分散问题,还可以增加孩子的组织能力,让孩子得到自信。也可以选择药物治疗,不过药物治疗并不能彻底的根治多动症,恢复率也只有三分之一。

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小儿多动症的表现以注意力低下、多动以及性格冲动为主。 一、注意力低下:患儿难以将精力集中于所需完成的任务当中,无法抵御干扰因素,注意力难以保持长久,难以完成任务的组织实施,常常无法完成任务。 二、多动:患儿无法安静地坐在课堂里听完一堂课,常常无目的的来回走动、奔跑、跳跃,总是不停的活动与说话,少有片刻安静,总是动手动脚、课堂小动作、干扰他人。 三、性格冲动:患儿极端缺乏耐心,行为唐突,突然插话,干扰他人,难以自制。 除了以上表现外,部分患儿还可出现学习困难、运动与感知功能异常、品行问题以及反社会性行为等表现。

小儿多动症挂什么科

小儿多动症是一种心理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坐不住,老是跑来跑去,不能与人正常的交流,身体跟眼睛不能协调运动。如果小孩子考虑到有多动症,那可以去看小儿神经专科,或者儿童保健科,或者儿童心理行为发育专科。生长发育缓慢,记忆力减退,活动过度与冲动,不听大人的话,脾气暴躁,难以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