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歪嘴?

歪嘴只要是由于中风造成的,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免谈,生活中我们通常叫面瘫,人们一般都会通过吃药老进行治疗,但是在中医上我们就会选择针灸、穴位等进行治疗,下面我们就具体了解一下中医如何治疗歪嘴?

中医如何治疗歪嘴?面瘫,学名面神经麻痹,也称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俗称“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吊斜风”、“面神经炎”、“歪嘴风”等,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和性别限制。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腮、努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多数病人往往在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由于泪点随下睑内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竞争的激烈,此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现在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所以说一旦患上了此病,不要忧愁,心理上要放开一点,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是一定会康复的。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

面瘫的针灸治疗:

①、基本治疗

治法:

祛风通络,疏调经筋。以手足阳明和手足太阳经穴为主。

主穴:

攒竹鱼腰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合谷昆仑承浆翳风

配穴:

风寒证加风池;风热证加曲池;恢复期加足三里;人中沟歪斜者,加水沟;鼻唇沟浅者,加迎香。

操作:

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法,恢复期可加灸法。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针刺不宜过深,取穴不宜过多,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在恢复期,肢体远端的足三里施行补法,合谷、昆仑行平补平泻法。余穴均用泻法。

②、其他治疗

电针法

选太阳、阳白、地仓、颊车,接通电针仪,通电30分钟,强度以患者面部肌肉微见跳动而能耐受为度。如通电后,见牙齿咬嚼者,为针刺过深,刺中咬肌所致,应调整针刺的深度。适应于面瘫的中、后期。

以上就是对中医如何治疗歪嘴的简单介绍,中医是博大精深的,因此很多病症在中医看来只是不通造成的,面瘫也是如此,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请及时到正规内科医院进行咨询和治疗。

面瘫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治疗面瘫

建议:您近期要避免精神受压,同时遵医嘱使用抗病毒及营养神经的药物,来治疗面瘫,必要时入院进行神经修复术缓解面瘫现象。面瘫多是受到外界因素刺激导致面神经发生麻痹,引发的不良症状。护理中尽量选用适合患者口味,并富有营养、可口清淡、易消化半流质或软质饮食,忌辛辣生冷刺激之品,以补气血不足而利康复。因本病使味觉与咀嚼功能减退,影响患儿食欲。小儿面瘫除了医学上的药物治疗之外心里上还有饮食上都应该多注意疗养。针灸是改善面瘫最快的方法,它可以改善面神经局部的血液循环来缓解面神经炎导致的面神经水肿,以及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首先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促进局部炎症、水肿及早消退,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平时用毛巾热敷脸,每晚 3-4 次,勿用冷水洗脸,遇到寒冷天气时,需要注意头部保暖。

生姜治面瘫

将新鲜的生姜切成片,厚约1厘米,放置于面部患处各穴位上,最好能在上面点燃艾柱,以增加祛风散寒,活血通络的功效,但此法对于治疗慢性期的面瘫,效果则不如针刺。面瘫,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根据生姜的性质,更适合用于治疗急性期,证属风寒袭络证。生姜具有活血驱寒的作用,所以对于治疗面瘫具有一定的效果;每天进行两次,持续一周的治疗时间,从而缓解善。一般是在面瘫发病两三天后,可以应用这种方法进行治疗。

病毒性面瘫恢复期

病毒性面瘫属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面瘫是一种特殊类型,容易反复发作,此病的发作和生活中很多因素有关,那病毒性面瘫恢复期该怎么办呢:一,在治疗病毒性面瘫时需要对面部保护,注意面部的持续保暖。外出时可戴口罩睡眠时勿靠近窗边,以免再受风寒。注意不能用冷水洗脸,避免直吹冷风,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二,病毒性面瘫发作之后患者可以在患者面部用湿热毛巾外敷,水温五十至六十度,每日三至四次每次十五至二十分钟,并于早晚自行按摩患侧按摩力度应轻柔适度,持续稳中部位准确。三,一般对于治疗面瘫的中药有很多种但大多只是单纯的通经活络祛风化瘀,这也是许多面瘫患者虽然治疗很及时,但却造成了后遗症的主要原因,治疗病毒性面瘫需服用通经活络、祛风化瘀功效的药物外,主要还是服用些具有营养恢复神经的药物,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治愈。四,病毒性面瘫患者不仅要积极配合治疗,而且也要对患处做好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