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脐上放一物 活血祛湿减少便秘

都知道生姜是个好东西,做菜调味,预防感冒喝姜丝可乐,南方的姜撞奶好喝又适合女生们暖身。今天给大家推荐生姜的另一个小妙用,能活血祛湿减少便秘。

【生姜肚脐贴】

材料:一片生姜、一个创可贴、白酒,白醋。

生姜可以和胃止呕,很多人不知道生姜还能够辛散水气。白酒能够把生姜的功效引入肾脏,促进肾脏的代谢功能。白醋的作用使硬的大便能够软化,容易排除,这样减肥效果也明显。

方法:生姜取一大片就够,先切成末。用白酒轻擦肚脐。将生姜粒填满肚脐。用棉棒蘸少许白醋,涂在生姜上。用创可贴封住即可,每天晚上九点到十一点之间贴好,就可以入睡了。

PS:第二天如果便秘已经缓解,就可以把它揭下来;而如果还没有缓解,就可以一直贴到24小时再揭下,一般不出三天,便秘症状就会大大缓解。

【拓展:生姜的其他妙用】

预防狐臭:姜加水煮成姜汤,然后加入少许的醋和盐,拿干净的毛巾,浸泡在姜汤里,拧干后擦拭腋下,多擦几次。

防晕车:其实想要解决晕车问题,几片生姜就可以了。在坐车前先吃些生姜就可以起到防止坐车眩晕、呕吐的作用。

泡脚:冬天时候双脚冰冷,在30℃~43℃的水中放入一些姜片,然后泡脚,不仅可以让双脚暖和起来,还可以加快血液循环,燃烧脂肪。在泡脚的时候,加以按摩,放松双脚和小腿,还能有助睡眠哦。生姜盐水治脚气脚臭,把生姜和食盐一同放到锅里,然后倒入两碗左右的清水,待锅中材料煮沸后,继续加热10分钟,熄火。把生姜盐水倒入洗脚盆中,待水温降至适宜温度后,调入陈醋洗脚即可。

脾虚泄泻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小儿脾虚的症状

小儿脾胃虚寒一般表现为吃饭不能吃进去,而且吃的少慢,脾胃运化不好就会出现腹胀、便秘、腹痛或者呕吐、腹部胀大、身体消瘦、面色萎黄、不爱运动、肌肉不是很有力,经常精神萎靡,且身体比较乏力,手脚等部位也比较凉,大便比较稀或便秘,舌苔呈淡白色,身体发育较慢,容易生病等症状。所以对于小儿脾胃虚寒要及时的给予调理治疗,以免影响孩子的健康。小儿脾虚一般会出现大便糖稀、腹部胀气、精神状态不佳、积食等肠胃不适的症状;您平时需要给孩子多喝些热水,多带孩子晒晒太阳。小儿脾虚的主要临床表现症状有感冒、咳嗽、营养不良、腹泻以及湿疹等,部分患儿还会出现便秘、微量元素缺乏以及全身乏力等现象。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健脾益气中药调节,平时也可以进行针灸和按摩等方式疏通经络。

脾虚怎么调理

脾虚的调理方式主要包括一般调理和药物调理。 所谓的一般调理也就是指生活调理,主要是改善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些习惯、加强运动、调整饮食结构等。 比如说,有些人因为工作关系,经常熬夜,饮咖啡、浓茶等,这些习惯不仅容易造成脾虚,还容易引起人体免疫能力下降。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作息规律,避免熬夜,同时,还需要戒除咖啡、浓茶这类饮料,远离脾虚的伤害。 其次,还需要加强体育锻炼,比如瑜伽、健身操、跳绳等,都是比较适合居家完成的。最后还可以在食物上进行调理脾虚,比如鲫鱼、牛肉、小米、胡萝卜、山药等。 除了一般调理以外,还可以通过药物调理脾虚,具体选择需根据脾虚引起的症状。比如一些脾虚人群经常出现四肢乏力、不思饮食、脸色萎黄、腹胀、呕吐、腹泻等症状,可以选择参苓白术颗粒进行调理。如果有合并脾虚以外的症状,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

治疗脾虚最快的方法

平时注意饮食均衡营养丰富,避免暴饮暴食。在服用药物期间尽量放松心情,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尽量减少负面情绪。不吃生冷、油腻、辛辣刺激以及油腻的垃圾食品。这种情况的话首先脾虚是虚症,它不是一天导致的,是一个慢性的过程,因为生活起居不注意,饮食不注意,或贪凉饮冷不注意,长期作用的结果,恢复起来也是相对比较慢的,没有什么特别快的配方的,相对来说用药还是见效快一些的,可以在当地医生指导下吃点,补中益气丸、理中丸、人参健脾丸等。平时注意饮食生活规律有序,避免烟酒,熬夜,劳累受凉的。脾胃虚热可以使用中成药进行治疗,通常是健脾养胃的药物,早上空腹的状态下可以吃点生的花生米,细嚼慢咽,有利于保护胃黏膜,促进食欲。不要吃油腻、生冷和过于燥热、刺激性的食物,要清淡饮食,细嚼慢咽,以软食、碎食为主,多喝温水促进代谢,注意不要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