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期前收缩是怎么回事...

发病原饮1.自主神经功能因素 此系室性期前收缩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当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时,不论是迷走神经兴奋,还是交感神经兴奋,均可使心肌的快、慢纤维的兴奋性失去均衡,可使不应期和传导速度发生改变,引发折返性室性期前收缩。儿茶酚胺分泌过多使心室自律细胞自律性增高,导致室性期前收缩等。过量的烟、酒、茶、咖啡等的摄入,精神过度紧张、过度疲劳、长期失眠、进食过饱、神经衰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等因素与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有关。应注意的是,一些器质性心脏病早期的患者就合并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导致室性期前收缩,这给室性期前收缩的病因鉴别带来了困难。此时应加以分析,而不能简单地认为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生的室性期前收缩均为器质性的。2.左心室内假腱索与室性期前收缩 在有室性期前收缩而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测,56%~75%患者检出左心室内假腱索。假腱索所致的室性期前收缩系良性期前收缩,如发作不频繁则不需治疗。3.器质性心脏病 室性期前收缩也多见于器质性因素,例如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等;各种病因的心肌炎、心肌病,心力衰竭等,无论是急性弥漫性心肌病变,还是局灶性病变,均可因缺血、缺氧、炎症损害等导致异位节律点兴奋性增高或影响心肌纤维不应期或传导速度,引起室性期前收缩。(1)心肌炎: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为34.3%~81.3%,而室上性期前收缩为8%~28.1%。(2)扩张性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达83%~100%,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Lown Ⅲ级)发生率为58%~87%。尤其是当EF0.40时易诱发室性心律失常。3)急性心肌梗死:室性期前收缩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恢复期及晚期心律失常并发症中最常见。尤以起病最初数小时发生率最高。急性心肌梗死在监护期中室性期前收缩的检出率为63.2%。早年特别强调R-on-T型室性期前收缩是诱发快速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的先兆,据阜外医院报道,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的患者,能证实确由R-on-T型室性期前收缩促发的仅分别为11%和6%。近年来认为,R-on-P型室性期前收缩在急性期出现也具有危险性。(4)二尖瓣脱垂:有75%的患者可发生室性期前收缩,经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后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可达58%。(5)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在无心功能不全时,室性期前收缩和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为2%~10%。如有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可明显增高。(6)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约为14%,以室性期前收缩多见。(7)心力衰竭:常合并各种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多并发于左心衰竭者。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与严重心律失常有一定相关性。4.电解质平衡失调(1)低血钾:易引起自律性增高,可出现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及室上性心动过速及房室传导阻滞。(2)低血镁:低血镁时易形成折返性心律失常,也可诱发与触发活动有关的心律失常。低血镁所引起的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常见。5.药物 许多药物及抗心律失常药可致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是洋地黄。室性期前收缩在洋地黄中毒性心律失常中最多见,亦最早出现,发生率为50%~60%,可呈频发、二联律、三联律、多源性等。心房颤动伴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三联律是洋地黄中毒的特征性表现;双向性室性期前收缩亦是洋地黄中毒的特征。多源性或多形性室性期前收缩的出现,常提示为重度洋地黄中毒。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有较大的昼夜变异,通常上午比夜间多见,饭后比饭前多见。因此需记录24h心电图,才可真正了解室性期前收缩的频繁程度。室性期前收缩在每24h或每小时的频繁程度是各不相同的。
室性期前收缩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如何治疗

频发的房性期前收缩,就是常说的房性早搏,房性早搏和对应的室性早搏要进行区别。有很多患者说有早搏,但是没有说清楚,是有房性早搏还是室性早搏,如果是一个单纯的房性早搏,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通过改善饮食习惯来进行纠正,不需要特别的治疗,当然有的患者出现心悸、心慌的症状,可以配合使用一些药物,特别提到就是有的患者经常熬夜,参与一些大剂量的活动,这种情况下可以以休息为主,让房性早搏改善以后,再进行。

室性心律失常

如果是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表现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可以积极的进行电复律,对于一般的患者,如果没有发生持续性室速,但是室速反复发作,也可以考虑使用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等来改善患者的预后。对于心室颤动和心室扑动,一旦发生应当及时的进行电复律,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同时可以考虑ICD的植入,以防止它复发,再次危及生命。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有何危害?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是因为老年人的动脉弹性减弱,导致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可能会相应的轻度升高或降低导致脉压差增大,单纯的收缩期高血压危害是非常大的,因为收缩压与心脑肾等重要的靶器官损害关系是非常密切,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对于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是高于脉压差大的,所以,如果一旦诊断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一定要采取科学、规范、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