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呼吸衰竭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1.消除诱发因素 对诊断为药源性呼吸衰竭的患者,最根本也是首先要做的处理就是停用一切有关的药物,许多病人在停药后其呼吸功能损害会很快恢复好转。对于一时尚难确定呼吸衰竭是否与其应用药物有关时,应认真分析导致呼吸衰竭的病理基础是否与所用药物可能出现的损害相一致,并尽可能停药观察。2.氧疗 氧疗可提高肺泡内氧分压,增强氧的弥散能力,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改善因低氧血症所造成的组织缺氧,因此吸氧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由于引起低氧血症原因不同,给氧的方式和效果也有差异。因中枢抑制或神经肌肉传导损害引起的低氧血症,吸氧效果较好,但因此类患者常同时伴有CO2潴留,因此吸氧浓度不易过高,以30%左右为宜(氧流量2~3 L/min),以免加重呼吸衰竭。支气管痉挛者早期通常仅有缺O2而无CO2潴留,吸氧浓度可较高,氧流量4~6 L/min,但对伴有CO2潴留者,则氧流量应控制在1~3L/min。对急性肺水肿者则可给高浓度吸O2(吸O2浓度可>50%),流速可达6~8L/min,使PaO2维持在8.0~10.7kPa(60~80mmHg)。给氧的方法通常为鼻导管给氧,但在神志清醒的肺水肿或哮喘患者也可用持续气道正压(CPAP)方法给氧,效果往往更好。应当注意,有人发现少数药物如呋喃妥因、胺碘酮(乙胺碘呋酮)、博来霉素及环磷酰胺等,与高浓度O2同时应用时有协同毒性损害肺脏作用,可能与这些药物在高浓度氧存在时易导致机体产生超氧化物如O2-、H202等有关,因此对这类病人应避免高浓度氧气的吸入(吸氧浓度不应超过30%,最好不超过25%)。3.机械通气 多数药源性呼吸衰竭患者经过停药、吸氧及对症处理,症状会很快改善和恢复,无需机械通气。尽管如此,机械通气仍然是药源性呼吸衰竭抢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部分患者必须经过机械通气才能挽救生命。对病情较轻的病人可选用非侵入型正压通气,如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或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等。当患者出现神志障碍或昏迷,呼吸道分泌物较多而难以咳出,血气分析提示严重缺氧(PaO2
药物性呼吸衰竭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一型呼吸衰竭

另外体质虚弱、术后疼痛、麻醉剂的滞留、气道阻塞以及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受阻等因素,也会导致受到肺不张的侵害,而肺不张会导致肺部的通气换气功能发生障碍,自然就会引发一型呼吸衰竭的发病。肺不张是在进行上腹部手术以及胸部手术之后,出现的一种非常常见的并发症。治疗时应首先纠正低氧血症,并可给予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和面罩吸氧。当然,纠正缺氧只是暂时的对症治疗。如果效果不好,可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必要时可使用气管插管辅助呼吸。一型呼吸衰竭是因为呼吸道疾病导致病人出现的一种缺氧缺血症状,病人的呼吸功能会因原发病的影响受到严重削弱。能引起一型呼吸衰竭的疾病通常包括支气管炎症、气管阻塞、肺炎、肺气肿、重度肺结核、肺纤维化、肺部血管栓塞等。一型呼吸衰竭的病人在进行病原治疗的同时还应进行一些支持治疗以维持病人正常的生命体征。

呼吸衰竭会有哪些后遗症

呼吸衰竭常见的后遗症有以下几点: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主要可以表现为疲劳、淡漠,视力模糊、惊厥,会出现脸部不固定的有节律的抽动,或者是眼球凝视,脸色青紫等,病情比较严重的,脑干会受到损伤。2、心脏的表现,心律失常等,严重者可以引起心脏的停止搏动。3、呼吸衰竭后遗症肺部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呼吸紊乱,还有可能出现继发性的肺炎,而这个时期的婴儿要特别注意是否有气胸的现象。4、呼吸衰竭后遗症肝脏表现,可以表现为转氨酶的升高或者消化道出血。总之,呼吸系统衰竭的时候缺氧对身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可以累积到身体多个系统。

呼吸衰竭是什么原因造成?

呼吸衰竭是很多种疾病导致的结果,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心病,气胸可导致动脉血氧低,二氧化碳含量高,表现为呼吸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导致严重呼吸功能障碍,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的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症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