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心衰的

中医治疗心衰的一些办法,最常见的一些治疗措施就是补气、活血、利水。当然在这基础上还有一些有的人可能偏于阳虚,就是说他心衰的时候他是怕冷的,手脚冰凉的外周循环波动都是弱的,脉搏都是弱的。中医说叫阳气虚、阳气不足、在补气的基础上还可以加一些温阳的药物,像桂枝、附子、干姜、这一类的;有的是偏于阴气虚就是病人不怕冷反而怕热,五心烦热手脚心都是发热的,然后胸口也是烦热,另外有口感口渴这些,舌红少苔这些表现,这个我们说有气阴两虚,气阴两虚的时候我们就在补气的药的基础上要合并一些滋阴的药物,像麦冬、五味子、沙参、黄丁这一类的滋阴的药,这就是补气的一个基础上的情况。心力衰竭目前它整体来说很多的治疗方法,但是仍然死亡率很高,五年的生存率和恶性肿瘤的生存率是相仿的,也就说心衰的死亡率还是很高的,这就说明目前没有说很有效的一些药物治疗,西医就是即使经过了规范的用药以后,仍然有一些难治性的,甚至是顽固性的心衰不好,控制这个时候用中医的办法,它是从另一个角度不同的作用机理上来治疗心衰。如果说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的话,能够进一步的改善心脏的功能治疗心衰。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心衰用药

抗心衰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1.利尿减轻心脏负荷药物,如呋塞米,螺内酯,托拉塞米,托伐普坦,氢氯噻嗪等;2.抑制心室重构药物,如培哚普利,贝那普利,厄贝沙坦,缬沙坦等;常用的抗心衰药物主要有利尿剂,其中包括氢氯噻嗪、呋塞米等。ACEI/ARB类药物,代表性药物有培哚普利、福辛普利、厄贝沙坦等。

心衰指数

心衰指数指标升高通常是指患者心衰程度加重和预后不良。脑钠肽作为心衰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一个重要参数。如果有喘息气促,不能平卧,水肿,胸闷时,如果以前存在冠心病,风心病,高心病或者扩张型心肌病等各种心脏病病史患者,就考虑心衰可能,需要检查心衰指数。没有心衰病史的患者BNP通常小于80ng/L。一般N端心房钠尿肽的值小于300ng通常不考虑心衰的可能。

心衰指数

广义上认为心衰指数即判断心衰的指标,常用的有B型利钠肽(BNP)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浓度。左心室射血分数也是判断心衰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正常人体中心衰指数指的是bnp的值,当这个值小于200的就是没有心衰的问题,超过400的为心衰的指标,若是长期高于正常值就会导致人体心力衰竭,乏力,尿少,气喘等严重威胁到人的生命健康,需要及时治疗预防,稳定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