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房后排卵期出血是怎么回事

排卵期出血是指在有规律的两次月经中间,即排卵期,部分女性出现了子宫内膜脱落引起的阴道出血,出血一般发生在规律的月经周期的第12天到16天,一般历时数小时或2到3天,不超过七天,量明显少于正常月经量,可自行停止。如果在排卵期性生活后出血,出血量相对小,且没有其他身体不适,这属于正常的现象,只需要多休息就能缓解。除此之外,排卵期女性的雌激素水平下降,在这期间性生活用力过猛,就可能使子宫内膜缺少雌激素的支持,发生出血。但是若出现了大量的出血,并伴有其他的疼痛,则可能是由于妇科炎症或阴道损伤,应及时的前往医院检查,确认病因。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排卵期出血疼痛

本身卵泡破裂的时候雌激素就容易波动,容易有内膜的脱落,身体状态不好会加重这个不良反应,所以会出现少量的阴道出血,盆腔充血就会出现少量的腰酸症状,都是完全正常的。一般来说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减少性生活三天左右就恢复正常了,假如超过三天仍然有出血,可以考虑做B超看一下,确定没有息肉问题,没有粘膜下肌瘤的问题问题,就可以用止血调经药进行调理的。女性在排卵期的时候,特别是在排卵之前,如果休息不好,压力比较大,比较劳累的情况下,很容易在这个时候出现激素水平波动。

排卵期出血鲜红色

即使是有性生活,精子就会顺宫颈进入到宫腔到达输卵管,即使是排卵期时有出血,那么有可能会使一部分的精子顺着出血而被排出阴道之外,但是只要有一个精子进入输卵管当中,就会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在临床上仍然会有怀孕的可能性。建议如果想继续妊娠,及时的到医院去做相应的检查,尤其是做B超检查了解目前妊娠囊的大小与停经天数是否相符,也需要做其他的实验室检查判断身体的健康情况。在排卵期的时候曾经有鲜红色的出血,后来发现到了感染月经的时候没来月经,经过实验室检查是怀孕,那么就是说在排卵期的过程中还是有性生活的。

反复排卵期出血

排卵后,女性的雌激素水平下降,有一部分女性会出现阴道少量的出血,如果只是偶尔一次排卵期出血,量不多,不用做特殊的处理,症状应当会有所好转。但是,如果反复出现排卵期出血或者排卵期出血量多时,我们就要给予相应的治疗,可以考虑给予口服短效避药治疗,一般治疗3~6个月症状会有所缓解。女性在口服药物治疗的同时可以注意多喝牛奶、豆类制品等补充雌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