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中耳炎中医治疗

小儿起病之初多与风邪侵袭有关,患此病多见鼻塞、流涕、咳嗽等肺卫之证。风寒束肺型可用荆防败毒散加减,荆防、防风、羌活、前胡、茯苓、僵蚕、麻黄、川芎、神曲、甘草,用量因不同年龄而异。二,病至中期湿痰阻肺气机不畅型,用二陈汤加味,法半夏、陈皮、茯苓、生薏苡仁、香附、石菖蒲、泽泻、枳壳、甘草。三,病至后期,随着病情发展到后期可分为两种情况,其一炎症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病情缓解好转,听力开始恢复,此期应为恢复期,辨证为脏腑虚弱,耳窍失养。养阴补肺,健脾益肾。党参、白术、黄精、葛根、菟丝子、陈皮、麦冬、山药、升麻、五味子。其二如病情迁延不愈或者该病反复发作,邪毒滞留于耳窍阻塞脉络,气滞血瘀,听力下降难以恢复。通窍开团用通气散加味,柴胡、川芎、香附、丹皮、红花、毛冬青、桃仁、党参、白术、仙灵脾、甘草。因婴儿的患病日久,正气必虚,且活血之品易耗伤正气,故益着补气益肾之品,以防伤正气。
中耳炎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中耳炎忌口

中耳炎患者不要食用核桃、板栗、锅巴等坚硬的食物。而且在确诊有中耳炎时,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检查,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方式治疗。如果病情比较严重,通常都是需要做手术治疗,在治疗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局部的清洁卫生,不要吃辛辣的食物,也不要熬夜。中耳炎的患者尽量不要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大蒜、火锅等,容易导致上火,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中耳炎注意事项

对于中耳炎患者来说,临床上在急性中耳炎的早期,要积极的使用抗感染治疗,不能够拖延治疗时间。中耳炎的治疗及注意事项:如果是急性中耳炎,要注意早期足量的抗生素口服,能控制中耳炎症,避免化脓性中耳炎,而导致鼓膜穿孔。中耳炎是五官科的常见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和抵抗力下降,耳朵进水以及感冒等等疾病都是有很大的关系的,所以在出现中耳炎之后要注意洗头洗澡的时候避免耳朵进水,暂时不要游泳,因为耳朵进水之后,会加重中耳炎的症状,其次饮食上要注意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主要以清淡的为主,而且不能帮孩子掏耳朵

中耳炎是什么

中耳炎它一般的病因还是一个感染。中耳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耳鼻喉科疾病。患有中耳炎的患者主要是由于感冒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