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不退怎么办?

新生儿黄疸大多是新生儿出生后都会出现的现象,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从消退时间上来区分的话,如果在生后2周内消退,符合生理性黄疸的特点。如果足月儿黄疸逾2周未退,早产儿黄疸逾4周未退,要考虑病理性黄疸的可能性,一般要给予干预。家庭处理的前提,要去医院排除严重器质性问题,比如胆道闭锁、肝炎综合征等。如果排除上述器质性病变可能性,可在家干预治疗。治疗的方法主要是口服药物和晒太阳光。口服药推荐茵栀黄口服液,这种复方中成药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已有数十年,安全性、有效性已得到临床验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有不错的效果;另外,晒太阳光也是方便有效的治疗,太阳光中含有蓝光,对退黄有效,需要注意的是在照太阳光的时候,要遮挡眼睛,尽量暴露婴儿皮肤,控制适宜的环境温度,避免过热或过凉,注意补充液体入量(主要是喂奶)。家庭干预前最好有经皮胆红素测定数值,这样在家庭干预3-5天后可以复测数值,观察疗效。如果数值下降,说明干预有效,如果数值不降反升,说明可能存在其他问题,需要去医院儿科进一步检查。
新生儿黄疸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新生儿黄疸葡萄糖

新生儿黄疸吃葡萄糖是没有多大效果的,而且宝宝是第一天就出现黄疸,考虑病理性黄疸的可能性大,而且还可能是由于溶血导致的黄疸,需要及时进行蓝光照射治疗,必要时还需要进行换血治疗,需要根据血液中的胆红素含量以及是否发生贫血有很大的关系。还需要加强喂养,促进胆红素的排泄。新生儿喝葡萄糖水有利于生理性黄疸消退,但对于病理性黄疸没有治疗的作用。

新生儿黄疸原因

造成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比较多,一是新生儿在宫内的时候就可能处于一种缺氧的状态,因此在出生以后红细胞的破坏增多,从而造成胆红素增多形成黄疸。二是在宝宝出生以后肝脏功能较差,因此很容易造成酸中毒导致胆红素的增加。新生儿患黄疸与孕期母体饮食不当或接触有害物质、服用特殊药物以及孩子先天性胆红素排泄障碍、胆管受阻、红细胞异常等因素有关。对于这种疾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肝功能检查、服用保肝药物以及蓝光箱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高可能是因为生理性的增高造成的,多出现在孩子出生后的一周左右,可以自行消退,但是也可能是溶血疾病造成的黄疸升高,或者是孩子存在肝脏功能疾病导致,需要进一步检查,采取蓝光照射,促进黄疸的消退。

新生儿黄疸值

第三天不超过15mg/dl,若是超过正常范围就需要进行照蓝光治疗;新生儿的黄疸指数,在出生后24小时之内应该不超过6mg/dl;很多孩子在出生之后会出现皮肤颜色异常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您不用过于担心,后续会逐渐消退。新生儿的黄疸标准值为12,当宝宝的黄疸值超过12,就表示宝宝目前的身体不健康,可能患了病理性黄疸。如果是足月的新生儿,一般在出生以后的第一天的黄疸数值应该小于等于6mg/dL,然后第二天的黄疸数值应该小于等于9mg/dL,第三天的黄疸数值应该是小于等于12mg/dL,第四天黄疸数值会是小于等于15mg/dL,属于生理性黄疸,通常会慢慢自行消退。新生儿黄疸指数多少,主要与新生儿的年龄、体重以及是否足月等有关。